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凉水井煤矿42111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05:28
【摘要】:设备回撤是整个采面回采工作结束之后的至关重要的收尾工作,安全、顺利地撤出工作面所有设备,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凉水井煤矿42107采面支架回收过程中,工作面中部50 m范围支架切顶,顶板下沉量平均为0.6m左右,最大处1.0 m。致使支架回撤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不得不另行施工回撤通道。致使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工工作陷于僵局。基于这一问题,本文以421盘区 421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监测42111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和破断规律,设计了回撤通道支护参数及支护方案,为矿区其他工作面的安全回撤提供参考。(1)分析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运动的损伤特征,建立老顶的周期来压模型,得到老顶周期来压影响因素。根据巷道附近老顶岩梁的断裂位置,对上覆岩体的结构和运动状态进行分类讨论,确定了老顶岩梁结构达到稳定时的状态。(2)利用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系统进行压力监测,并从工作面端部开采的顶板期获得压力步骤。分析拟合了顶板压力步距和推进速度之间的关系。(3)根据末采阶段老顶岩梁的稳定结构状态,提出工作面停采位置预测方法,并提出距离停采线100 m范围内通过控制推进速度来控制来压显现的具体措施。(4)根据回撤通道的损伤特性,提出了液压支架的支撑强度和回撤支架的设计参数,并进行了现场支撑试验。(5)通过FLAC3D数值软件,模拟应力集中和回撤通道产生的主要支撑应力影响的分析。模拟分析了回撤通道的压力和塑性损伤范围,并模拟了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撑下回撤通道的支撑效果。通过理论分析,现场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作面回撤通道的支撑设计和安全回撤过程。提高了矿山采矿与采掘生产的关系,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矿区内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回撤通道提供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353
【图文】:

直方图,工作面,煤层,底板岩性


西安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构造采矿区 42111 工作面没有断层。局部地方会出现砂岩体压梁冲蚀现象处于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连接体构造中。底板岩性及煤层稳定性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直接顶细粒砂岩,厚约 6.83 米,浅灰色,灰碎片。亚圆形,泥质胶结,层理均匀,下部有薄薄的泥岩层。其上为;煤层底板为粉砂岩,厚约 19.74m。灰色,浅灰色,大量烧焦的植物绸炭。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较好。回采区域内 4-2 煤层属较稳定煤层,含铝土质泥岩夹矸 0-3 层,煤层结构度为 0.49m。工作面的地质综合直方图如图 2.2 所示。

工作阻力,工作面,支架阻力,监测设备


3 监测结果分析根据矿压观测设计,共有 42111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观测,支架阻力观测,观察单液压支柱的阻力和前端两个巷道范围内支护质量的动态监测。根据观测结果,分析现监测的各类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 对现有的生产条件作出评估,并与合理的工作建议,为后期工作面的布置、巷道支护、工作面回撤方案设计等工作奠基础。3.1 工作面观测支架的工作阻力各监测支架的监测结果见图 2.4 至图 2.16 所示,所有监测设备中有 13 各监测设备的测数据有效,记录了工作面推进距离与工作面支柱压力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分析,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较小,且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支架阻力值变化范围较小,为稳定。在非周期性压力期间,它通常漂浮在额定工作电阻以下。支架的平均工作阻仅在直接顶部下降或旧顶部下降之前的位置增加。当老顶垮落时,工作面支撑的平均作阻力将大大增加,表明工作面压力不是很大。

工作阻力


6#工作阻力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建伟;;浅析煤矿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控制与支护[J];化工管理;2015年06期

2 王国举;赵伏军;唐辉雄;樊宝杰;任建立;;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结构及支护技术[J];矿业工程研究;2013年03期

3 马瑞;来兴平;曹建涛;高建强;;浅埋近距煤层采空区覆岩移动规律相似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马震;杨月飞;;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作为掩护支架快速回撤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04期

5 刘润;刘海双;;浅埋厚煤层回撤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5期

6 张延明;;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技术实践[J];煤矿安全;2010年11期

7 张书敬;;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及支护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10期

8 吴吉南;冯学武;刘保宽;;重型综放工作面无预回撤通道快速撤出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9 刘延伟;;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J];化学工业;2008年05期

10 李文昌;段文军;;梧桐庄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安全撤出技术[J];中国煤炭;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东生;近距离煤层群保护层开采瓦斯立体抽采防突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翟成;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洪学;大倾角煤层综放工作面底板破坏滑移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2 张亮;石窑店煤矿浅埋煤层初采期顶板致灾机理及控制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3 郝雷;杭来湾煤矿30101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牛显;长治矿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宇鹏;矿井顶板压力位移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藤兆秀;新能源背景下传统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国立;活鸡兔首采工作面矿压及其上覆岩层移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48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48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