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掘进机截割头截割特性与载荷混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30 00:27
【摘要】:本文基于截割头截割特性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截齿破碎煤岩理论、国内外煤岩截割试验台发展与应用,对现有的截割试验台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采用理论分析、软件仿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案,对破煤(岩)机理、截割头截割试验、截割特性预测及截割系统动力学几方面展开研究。依据煤岩截割理论以及各种试验现象对镐形截齿破煤(岩)机理进行探讨。借助有限元软件LS-DYNA,按照试验条件参数,分析不同截齿几何参数、截齿间距、截割厚度、运动参数下截割头截割特性的表现;通过与截割理论及截割试验对比分析得知,仿真截割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真实截割工况,为研究掘进机截割特性及相应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截割头截割煤岩时真实工况,结合系统设计中相似理论及煤岩截割理论,建立煤岩性质、截割头尺寸、截割载荷、运动参数的相似准则,研制了相似比为1/3的煤岩截割试验台。期间发明了一种旋转轴轴向力测量装置(ZL201610123719.3)。该装置解决了掘进机截割头旋转截割试验中的载荷测试问题,为研究截割头(也可延伸为其它旋转截割机构,如采煤机滚筒等)截割特性提供了有效的试验平台。在现有截割力预测公式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掘进机截割特性预测模型。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得到试验数据与现有经验公式的验证。建立掘进机截割头动力学模型,以混沌理论为依据,探索截割头载荷动力学特性,把表面看似为随机的载荷波动认定为确定性动力学系统所具有的混沌现象,揭示截割载荷中所包含的内在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421.5
【图文】:

结构图,掘进机,悬臂式,纵轴


割机构 2-装载机构 3-刮板输送机 4-机架 5, 6-行走机构 7-电气系统 8 9-冷却系统 10-护板图 1-1 悬臂式纵轴掘进机结构图Fig.1-1 Structure of longitudinal cantilever roadheader截割部主要由截割电机、减速器、悬臂、截割头组成[3]。其中,截割头煤岩截割,消耗大部分截割功率。截割头截割特性对掘进机的生产效率煤岩块度、工矿区粉尘污染、整机可靠性都起到直接作用,各国学者在割特性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为掘进机的设计与生产提供很好撑。当前世界范围内已经超过 5000 台悬臂式掘进机在巷道施工中得到应用煤国中采准巷道总长的 40%~50%已经使用悬臂式掘进机施工完成[4]。式掘进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在可以自主设计制造从轻型到重型、到纵轴式掘进机,技术人员积累非常多的实用技术而且还把一些创新的

模型图,黏结,颗粒,模型


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ninni F kA U M kI n别为平行黏结的法向与切向刚度, A为平切向位移,ni U两颗粒中心距离压缩量,间相对转角。行黏结上的法向应力 和切向应力 可按 RIMMAFFnini AFFsisi

机理,截齿,截割头,煤岩


图 2-2 截割破煤(岩)机理图Fig.2-2 Cutting coal (rock) mechanism diagram割破碎机理图(见图 2-2)。当截齿侵入煤岩后,随着煤大导致煤岩裂纹产生,形成初始压碎区(图 2-5 中 a 区始压碎区中小颗粒在极大压力作用下慢慢聚集,成球截齿载荷不断增加,密实核内部逐渐储存能,当能量积岩的单抗强度后,周边将会产生细小裂纹,随后裂纹会煤岩体慢慢崩落开来。C 为裂纹延伸终点,ABC 为主裂前运动又开始新的循环过程。截割头结构特征及运动参数截割特性的优劣取决于截割头截割结构特征与运动参数以及截齿类型、截齿布置、截割头几何参数、截线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霄;;矿井掘进机截割部工作特性以及受载特征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年03期

2 王焱金;季清华;白雪峰;廉自生;;掘进机截割部液压系统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4年01期

3 刘晓辉;谭长均;陈俊锋;;采煤机截割部壳体振动特性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14期

4 王德春;;截割部电机横向布置的保护[J];煤矿机械;2010年07期

5 彭立敬;;滚筒式采煤机截割部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6 徐建设;КШКГ型采煤机牵引部电机截割部连接的改进[J];中州煤炭;1989年04期

7 田远巍;;对连采机截割部伸缩结构的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03期

8 唐志强;;掘进机截割部轴承损坏及漏油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8年01期

9 张超;;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J];煤矿机械;2014年10期

10 赵丽娟;陈鹏;宋朋;;采煤机截割部振动特性分析及传动系统优化[J];机械传动;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陶峥;;完善加载试验技术 提高采掘机械可靠性[A];煤矿安全与机械化——采、掘、运装备论文集[C];2006年

2 张国栋;张明敏;;EBJ-120TP型掘进机在济宁二号矿的应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勇;渝阳矿成功改进割煤机截割部[N];经理日报;2008年

2 周后勤邋向良忠;同华煤矿优化采机截割部 年节约资金20万[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玺 本报通讯员 郭铁强 张伟刚;体壮还靠细胞强[N];工人日报;2013年

4 张彦文 瑜璐;同煤同家梁矿大搞科技兴矿工程[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文安;掘进机截割头截割特性与载荷混沌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黄婧;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动态与渐变可靠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6年

3 李雪峰;深部煤岩截割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许静;采煤机煤岩截割模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5 王春华;截齿截割作用下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黄建农;EBH300A型煤矿横轴掘进机截割部结构动态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7 张丹;多齿复合截割滚筒随机载荷重构算法及牵引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峗恒;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采煤机截割部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2 李同欢;基于单截齿截割实验的煤岩可截割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刘浩;水力涨裂与刀具截割联合破岩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彭春辉;深部开采煤岩截割及采场顶底板中某些问题的力学效应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5 黄凯;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6 张佩;采煤机截割载荷与能耗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7 王若愚;采煤机截割部振动特性与调高油缸工作特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8 张凯云;岩巷掘进机截割动载荷智能化识别技术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9 李江云;电牵引采煤机整机典型工况动力学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10 李磊;典型工况下电牵引采煤机截割部动力学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7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