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磷酸浸出—碳酸钠焙烧纯化脉石英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7:03
【摘要】:随着我国水晶资源日益枯竭,利用脉石英进行无氟磷酸浸出新技术提纯,是绿色提纯新途径的一种技术探索。所谓无氟磷酸提纯是指在脉石英提纯过程中完全不用氟化物,采用磷酸分子电离出H~+和PO_4~(3-)与石英中赋存的主要杂质元素Fe、Al反应并络合成为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杂质金属与石英的分离。对化学浸出后石英中尚存微量的杂质金属采用碳酸盐焙烧技术,降低石英相变温度,促进石英颗粒在受热过程中因体积收缩产生裂纹与金属原子的活化,有利于微量杂质金属元素的有效分离。分别研究了常压与加压下磷酸浸出工艺参数,揭示了磷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络合物的机理与反应动力学机制。探讨并解析了碳酸盐焙烧对降低石英相变温度及活化杂质金属元素的反应机理。为绿色制造高纯石英新技术提供新途径与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脉石英矿物特性分析表明,SiO_2含量为99.95%,杂质元素总量为619.0μg/g,其中主要杂质元素Al含量高达352.7μg/g;杂质元素主要赋存于白云母、磷灰石、赤铁矿及硅酸盐矿物包裹体中。(2)磷酸浸出分别采用常压、热压浸出工艺对脉石英进行浸出试验。常压浸出工艺条件为:80℃下反应12 h、磷酸浓度1.2 mol/L、浸出液固比10:1。浸出反应后杂质元素总量148.59μg/g,总去除率为76.00%,其中元素Al含量77.87μg/g,去除率77.92%;热压浸出工艺条件为:260℃下反应4h、磷酸浓度0.6 mol/L,浸出液固比5:1。浸出反应后杂质元素总量91.22μg/g,总去除率为85.26%,其中元素Al含量45.33μg/g,去除率87.15%,SiO_2质量分数99.99%。热压浸出比常压浸出纯化效率明显提高。杂质元素总量降低率后者比前者提高了9.26%,元素Al含量降低率提高了9.23%。(3)对热压浸出后的石英分别进行氧化焙烧、掺入5‰碳酸钠焙烧对比试验。焙烧后再浸出结果表明,掺入碳酸钠焙烧对元素Al去除的效果优于氧化焙烧,氧化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200℃,焙烧时间20 h,杂质元素总含量49.98μg/g,总去除率91.93%,其中元素Al含量30.02μg/g,去除率91.49%;掺入碳酸钠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000℃,焙烧时间15h,杂质元素总含量46.75μg/g,总去除率92.45%,其中元素Al含量25.22μg/g,去除率92.85%;焙烧纯化后SiO_2含量≥99.995%。(4)脉石英磷酸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表明,在80℃常压和260℃热压浸出条件下,磷酸与白云母、赤铁矿等杂质矿物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小于0,浸出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对元素Al浸出温度因素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压和热压浸出过程均符合Avrami模型,常压浸出过程受内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8.04 kJ/mol;对于热压浸出,当温度低于140℃时,浸出过程受内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当温度高于140℃时,浸出过程主要受内扩散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13 kJ/mol。表明热压工艺更有利于杂质元素的浸出。(5)掺入碳酸钠焙烧优势在于降低了石英的晶相转变温度,焙烧伴随石英形貌体积的变化,石英表面出现裂隙,造就了石英的晶体缺陷并使杂质金属得以活化,为后续浸出创造了有利条件。比较两种焙烧方法,碳酸钠焙烧不仅提高了提纯效率,明显减少热能消耗,焙烧温度降低了200℃,焙烧时间减少了5小时,是一种节能新技术。(6)浸出完全不用氢氟酸,盐酸,硫酸和硝酸,是对传统浸出技术的革新,对于减轻设备腐蚀,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改善操作环境,降低制造成本都具有积极意义与重要作用。磷酸浸出工业废水易于处理达标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97
【图文】:

晶体结构,变体,石英,高温石英


石英砂同属于砂矿类。因此,脉石英属于岩浆热液矿脉[2],其 SiO2含量高达 98%~它矿物。富,但硅石中含有多种赋存状态复杂的杂来一定的难度,需要进行深加工才能满足质,密度2.65 g/cm3,熔点为1713°C,熔化温变为石英玻璃[3],质地坚硬,莫氏硬度为因为含有一定的杂质,而呈现出半透明或-O 正四面体构型,晶体结构如图 1-1,属于温石英(α-石英),高温下为高温石英(β,SiO2会形成不同的石英变体。不同变体角不同[4]。目前已发现的石英变体多达十如表 1-1[5-6]。

示意图,石英,离子,形式


石英中晶格杂质离子主要有晶格替代杂质和电荷补偿杂质两大类,其出现形式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图1-2 石英中晶格杂质离子出现形式示意图Fig.1-2 The appearance form of impurity elements in the quartz lattice晶格替代杂质是指取代晶格中Si-O键上的Si原子,常见的如Al3+、Ti4+、Ge4+、P5+等。雷绍民等[11]利用EPMA-SEI、EDS对石英晶格杂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元素含量较高、分布广泛,且部分存在于石英晶格中。这种晶格杂质难于从石英晶格中扩散出来,导致难以去除。电荷补偿杂质一般是在成矿过程中,由于正三价原子(如 Al3+、Fe3+、B3+等)、正五价原子(P5+)替代正四价的 Si 原子,形成新的四面体,造成晶格内部电荷不平衡,一价离子(如 H+、Li+、K+、Na+、OH-等)及二价离子(如 Fe2+等)作为补偿电荷进入晶格内部形成填隙原子

照片,脉石英,光学显微镜,照片


(c) 赤铁矿 (H) (-)图 3-2 脉石英光学显微镜照片Fig.3-2 The microscope analysis of quartz)可知,石英矿块中白云母大约为 150 μm,分布矿物;图(c)为石英中赤铁矿,主要赋存于石物。针-能谱分析(EPMA-EDS)行 EPMA-EDS 微区分析,根据微区成分分析合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可准确鉴别出石英矿矿物的种类。特定区域微区形貌如图 3-3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Moreno Garcia ,许孙曲;从照相底片中回收银——工业氰化物溶液的浸出反应[J];感光材料;1988年02期

2 张道珍;冯福贤;;分格堆浸工艺和装置[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8年11期

3 朱大沛;50吨/日固定栅板平转式浸出器[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B.Kolodziej ,王致果;在酸性三氯化铁和氯化铜溶液中银的浸出[J];湿法冶金;1989年02期

5 李继睿;禹练英;赵敏;;微波辅助酸浸法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钴[J];化工设计通讯;2016年09期

6 林春元;;MOS_2制备的一种新工艺简介[J];中国钼业;1993年03期

7 温士谦;油脂浸出工艺设备和操作上的研究——JY·35型米糠浸出器浸出时间与传质系数的推导[J];油脂科技;1979年01期

8 陈志宝;张爽;晏磊;阮洪生;赵蕊;葛文中;郑小亮;;自然铜的生物转化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粟海锋;崔嵬;文衍宣;;芦丁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黄敏峰;陈南雄;谷德银;杨勇;刘作华;;刚柔组合桨搅拌反应器强化锰矿浸出的中试试验研究[J];中国锰业;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姜武;王克勤;王皓;李生虎;陈津;;盐酸浸出赤泥回收钪的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马国军;翁继亮;薛正良;高建明;苏伟厚;;不锈钢电炉烟尘的环境浸出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汪秋雨;王日;;废镁砖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A];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章杰;磷酸浸出—碳酸钠焙烧纯化脉石英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张远;低共熔溶剂型离子液体浸出氧化锌矿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路平;粉煤灰中镓富集与浸出工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4 柯胜男;赤泥中金属镓回收工艺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5 刘付朋;锌粉置换渣中镓锗浸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赵学付;低品位银精矿预氧化浸出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定益;失效汽车催化剂中铂族金属浸出工艺优化及浸出动力学研究[D];昆明贵金属研究所;2015年

8 李伯骥;从硫酸锰溶液净化废渣中浸出钴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苏文征;由富锰渣制备氯化锰的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彭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及沥青固化飞灰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5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75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