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青海格尔木藏金沟金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31 20:17
【摘要】:青海格尔木藏金沟金矿区位于东昆仑南缘,处于北巴颜喀拉印支—燕山期金、锑(稀土、钨、锡、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可可西里-松潘甘孜残留洋昆仑山口-昌马河俯冲增生楔次级构造单元中。研究区内岩石长期受南北向挤压作用而变形,构造极为复杂,主要为东西向及少量的北东向构造,东西向构造又被后期北东向构造错断,复杂的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但同时也给该区内确定矿化蚀变带的展布方向和查明矿化体的空间位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几年,在研究区内相继进行的1:25万化探异常查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一步缩小了靶区,1:1万土壤地化测量圈出了众多异常浓集中心。现阶段根据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特征、激电测量异常特征和构造地质特征,结合槽探工程共圈定了6条矿化饰变带,7条矿化体(金矿化体5条,锑金矿化体1条,铜金矿化体1条),对M3-2矿化体进行了深部钻探验证,Au品位为0.02~16.4g/t,结果验证了圈定矿化体的合理性,证实了该区内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区内矿化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和含黄铁矿化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其次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和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脉状及角砾状构造。围岩蚀变有硅化、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和绢英岩化为近矿的蚀变。矿化蚀变带主要呈NWW-近EW向分布,产状210°∠45°~220°∠65°。成矿时期为印支期,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矿床。本次发现的矿化蚀变带及矿化体多在1:1万土壤异常浓集中心、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和近EW向断裂蚀变破碎带中,其对矿化体指示能力极强,初步认为是区内寻找金锑矿的重要标志,因此下一步对未解剖的异常浓集中心和构造带展开地质勘查工作,有望在研究区发现新矿体,对扩大找矿规模具有较大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51
【图文】:

格尔木市,居民,碎石流,温泉水库


图 1.1 交通位置图1.2.2 自然地理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中部,格尔木市温泉水库西侧,昆仑山玉珠峰东侧,平均海拔 4400m 以上。地球化学景观总体表现为高寒深切割山区,山势陡峻,岩石裸露,山脊处碎石流发育,部分地区极难攀登。区内水系较发育,河谷切割极深,工区受季节影响较大,研究区属典型的内陆高寒山区气候。研究区属高海拔地区,氧气稀缺,四季气候多变无常,昼夜温差大。冬季极易大雪封山且冰冻时间段较长。区内居民少而分散,主要居民为游牧的蒙古族、藏族,畜牧业在本地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区内居民燃料仍以牛粪为主,所需生产、生活物资主要依靠格尔木市供给。区内无工农业,主要以牧业为主,周围有少量的探矿活动,经济落后。近年

东昆仑,构造分区,略图


第 2 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昆中断裂以北划分为东昆仑北坡断隆带,昆中断裂以南划分为柴达木南缘台褶带,并将东昆仑主体划入柴达木准地台;姜春发(1992)根据造山带内发育的三条近 EW 向的深大断裂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带(昆北褶皱断裂带)、东昆中带(昆中杂岩中央隆起带)和东昆南带(昆南褶皱带)三条构造带;潘桂堂等(1995)也在此基础上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东昆仑花岗岩带、东昆中南缘消减杂岩带、阿尼玛卿绿岩带和巴颜喀拉洋;许志琴等(1996)依据东昆仑造山带内发育的两条蛇绿岩带——昆中蛇绿岩带和阿尼玛卿蛇绿岩带而将该区划为昆北、昆南和巴颜喀拉三个地体。孙丰月等(2003)在研究区域地质特征及前人的资料的基础上,将东昆仑划分为东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东昆中基底隆起及花岗岩带、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巴颜喀拉构造带(图 2.1)。

区划图,青海省,灰岩


第 2 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理化千枚岩、含白铁云石千枚状板岩夹灰色长石石英变砂岩、灰岩、钙质砂岩、白云岩。属砂岩、板岩夹砾岩建造。岩组内蜓类化石较丰富;碳酸盐岩段(P2m3),岩性主要为浅灰-灰白色、深灰色块层状亮晶含生物碎屑团块灰岩、亮晶团块灰岩、亮晶生物屑灰岩、块层状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灰红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上部相变成片理化砂岩、粉砂岩。属生物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粉砂岩建造。岩组内蜓、腕足、苔藓虫类化石较丰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鹏;;辽宁省三架窝棚区铅锌矿化体特征及成矿预测[J];有色矿冶;2017年04期

2 王维;史功文;李晓霞;李红亮;王益庆;贺国立;冯韶东;;藏南柯月铅锌多金属矿床Ⅱ号矿化体原生晕特征[J];山东国土资源;2016年03期

3 刘贵忠;李洪茂;王聚胜;张天民;宋成印;;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化体模型[J];新疆地质;2007年02期

4 任海鹰;亢韦;周泽;高西平;;黔西威宁县铌矿化体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6年05期

5 邹清泉;;仙游县牛头山金矿化体地质特征及其找矿远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年07期

6 周明文;;广东始兴地区温屋钨锡矿化体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6期

7 刁立志;;腰乌拉嘎工区矿体、矿化体地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7期

8 秦来勇;韦可利;冯国玉;潘卫林;石晓明;;广西大厂锡矿田新类型矿化体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年05期

9 马冬;袁先龙;李俊平;吴国荣;李勇;;安徽省东至县余村水库一带金矿化体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现代矿业;2019年07期

10 徐明璞;;广东省连平县陂头铅锌多金属矿区铅锌矿化体地质特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姜庆钱;;浅谈湖北阳新县杨柳山金矿找矿认识[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4黑色金属勘查技术及进展分会场[C];2013年

2 陈富荣;赵和仓;贾十军;陈永宁;王晓莺;;安徽宁国大坞尖金、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研究[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蔺冰玉;李振钦;郭光华;;电法、磁法测量在绿春杨家寨矿区的应用[A];四川省地质学会2014年资料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徐丛荣;内蒙古发现高品位银多金属矿化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2 孟雨;敦克尔曼发现厚铜矿化体[N];中国黄金报;2010年

3 李海广 张勇;黑龙江宝兴沟矿区又见厚金矿化体[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周其林 李海广;黄金四支队新勘查基地隐现[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胡月芳 韩雷;用青春力量再现革命老区风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6 冯继勇;辽宁有色局深部勘查紧缺矿产[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朱益民;550亿的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8 叶晨 段松巍 陈树民;艰苦并快乐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9 李海广 陈满;武警黄金一总队多金属勘查捷报频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10 记者 毛娜;青藏地质专项项目进展顺利[N];西藏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楠;青海格尔木藏金沟金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2 强巴旺堆;西藏自治区安多县特勒沙日铅多金属矿找矿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齐霞;辽宁省朝阳县贾杖子金矿成矿及其地球物理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单文法;福建尤溪县丁家山铅锌矿立体定量预测与磁法正演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罗安华;内蒙古牛耳河测区物探综合异常推断解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锦;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雄关林场铜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5年

7 裴志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合义地区找矿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6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76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