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鲕状赤铁矿“浮选-微波还原焙烧”提铁降磷工艺

发布时间:2020-08-03 12:32
【摘要】:鲕状赤铁矿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处理的铁矿石类型。由于其矿物晶粒细小,嵌布粒度细、结构复杂、磷含量高,许多的矿物加工方法都很难以满足冶炼要求。为解决鲕状赤铁矿低铁高磷难利用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絮凝脱泥-反浮选”脱磷和“微波还原焙烧-弱磁选”提铁工艺处理鲕状赤铁矿,为实现鲕状赤铁矿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XRD、SEM和EDX以及化学检测和显微分析等手段,对鲕状赤铁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基于此,研究了鲕状赤铁矿采用“絮凝脱泥-反浮选”流程进行脱磷的工艺条件,再通过考察焙烧温度、煤粉配量、焙烧时间对铁精矿磁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浮选后铁精矿的最佳微波还原焙烧工艺;最后,分析了弱磁选的磁场强度和磨矿粒度对微波焙烧后铁精矿弱磁选指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浮选脱磷后铁精矿“微波还原焙烧-弱磁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发现,鲕状赤铁矿的最佳脱泥条件为:磨矿细度-0.045 mm占85.5%,NaOH用量800 g/t、水玻璃用量500 g/t、淀粉用量为300+100 g/t,相应的铁精矿品位47.96%、铁回收率为97.44%;而脱泥铁砂反浮选的最优条件为:活化剂CaCl_2用量300 g/t、捕收剂油酸钠用量600 g/t、pH调整剂NaCO_3用量1200 g/t和抑制剂淀粉用量800 g/t。浮选后铁精矿的最优焙烧条件为:温度为650℃、煤粉配比为15%、焙烧时间为10 min,其磁化率为2.38;而且焙烧矿在磁场强度为80 kA/m,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41.5%的弱磁选条件下,磁选铁精矿具有最佳指标,并结合“1粗1扫”弱磁选工艺,最终获得的磁铁精矿品位为62.8%、作业回收率为82.5%,含磷量为0.27%。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951;TD923
【图文】:

示意图,微波炉,示意图,温控仪


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温控仪(图 2.2-7)可实现在设定温度控制范围内保温一定时间(本实验中保温 5~30min)。图2.1 改装微波炉示意图1-电子天平;2-热电偶;3-保温盖;4-坩埚;5-微波炉; 6-氩气罐;7-温控仪;8-调压器

实验设备,精密仪器厂,磁选管,电子天平


实验设备

原矿,嵌布粒度,能量损失谱


原矿的XRD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军;邵延海;李硕;蒋丰祥;张校熔;;云南某赤泥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J];轻金属;2017年08期

2 聂晓军,陈庆邦,李明建;氯化还原焙烧处理含锑、砷金矿石[J];黄金;1998年05期

3 周永益;含银矿石的还原焙烧法[J];有色矿冶;1992年06期

4 郦珏能;从砷铁废渣中回收三氧化二砷[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5 王冀英;胡满成;史如梅;马别厚;;重晶石的低温还原焙烧[J];陕西化工;1989年06期

6 ;两段沸腾炉还原焙烧[J];有色金属;1973年09期

7 詹海鸿;陈科云;李婷;罗思强;;越南某难选铁矿微波还原焙烧正交试验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2011年S1期

8 许冬;春铁军;陈锦安;;铜渣高温快速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的研究[J];矿冶工程;2017年01期

9 张汉泉;余永富;陆小苏;丁长桂;赵雷;;软锰矿悬浮还原焙烧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0年04期

10 赵缨,阮鸿兴;还原焙烧产品中锡的物相分析方法研究[J];冶金分析;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寇珏;孙体昌;李永利;闫树芳;;原矿粒度对难选褐铁矿石直接还原焙烧的影响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景富;;红土镍矿还原焙烧-选矿富集工艺综述[A];第25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7年

3 蒋汉祥;李明;王文锋;;碳酸锰矿还原焙烧工艺技术[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陈代雄;李观奇;薛伟;陈四根;;伴生铜铅锌多金属难选铁尾矿氯化-还原焙烧新工艺试验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涛;黄艳芳;张元波;韩桂洪;李光辉;郭宇峰;;含砷铁精矿球团预氧化—弱还原焙烧脱砷研究[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6 卢冀伟;Mahamadou A Traore;印万忠;冀秀荣;;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分步浮选菱铁矿中矿的焙烧磁选试验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7 翟忠标;陈加希;黄艳丽;;高砷锰矿脱砷试验研究[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8 孟庆民;李家新;春铁军;魏汝飞;王平;龙红明;;含碳球团还原焙烧过程中的热态强度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1.炼铁与原料[C];2017年

9 孙体昌;杨慧芬;曹志成;;直接还原焙烧磁选法从红土镍矿中回收镍和铁[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廷扬;钱建东;贾玉斌;;阜康冶炼厂铜渣处理工艺[A];2002年全国铜冶炼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陈天山;州德邦公司二氧化锰矿还原焙烧项目建成投产[N];团结报;2008年

2 特邀撰稿 向民贵 胡建 周方俊 唐雄英;风雨五载磨一剑[N];湖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明;市场化,缘何路漫漫?[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柏少军;高磷硫菱铁矿选冶联合新技术及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朱忠平;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的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万超;拜耳法赤泥高温相转变规律及铁铝钠回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车小奎;红土镍矿浸镍预处理工艺及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屹欧;鲕状赤铁矿“浮选-微波还原焙烧”提铁降磷工艺[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长东;提高还原焙烧竖炉产品金属回收率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3 付筱芸;高炉粉尘选择性还原焙烧及浸出工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4 曹忠华;湿法炼锌中锌铁分离回收铁的新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5 吴永谦;锌焙砂闪速还原焙烧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史唐明;含硫添加剂强化红土镍矿固态还原焙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陈祥龙;竖炉还原焙烧过程动态模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12年

8 薛子兴;菱铁矿煤基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李广涛;四川某高磷鲕状赤褐铁矿选矿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慧;还原—氨浸法富集会理含镍蛇纹石中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9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79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