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西藏朱诺地区的找矿应用

发布时间:2020-08-28 00:22
【摘要】:短波红外(SWIR)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矿产勘查研究手段。该技术的核心是依据蚀变矿物中羟基(OH-)、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以及可能存在的水分子等不同粒子对光能吸收而展现出特征光谱带,来确定目标矿物的种类和含量。由于该技术的快速、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蚀变矿物填图工作中,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应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勘查工作已经在冈底斯成矿带被广泛应用,例如西藏驱龙斑岩铜矿、甲玛铜多金属矿朱、冈底斯东段念村矿区、努日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等都已进行了SWIR勘查工作并取得很好的进展。而朱诺斑岩铜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西部,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朱诺矿区还未进行过短波红外光谱勘查工作,为进一步探明朱诺斑岩铜矿的蚀变和矿化结构,有效指导下一步勘查工作,本文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对朱诺矿区内两个典型剖面中的6个钻孔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研究了鉴别蚀变矿物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与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共识别出四大类蚀变矿物:高岭石类、白云母类、绿泥石类、碳酸盐类矿物。其中以白云母类矿物发育为主。具体的矿物类型包括:高岭石、普通白云母、多硅白云母、蒙脱石、绿脱石、铁-绿泥石、镁-绿泥石、镁、铁-绿泥石、金云母、绿帘石、黝帘石、铁白云石、菱铁矿、伊利石等18种矿物。根据蚀变矿物组合将朱诺矿床划分出白云母、白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白云母+伊利石、白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绿帘石四个分带。对白云母类矿物和绿泥石光谱参数提取表明在靠近矿体的位置白云母的Al-OH吸收深度增加(≥0.15)、Al-OH波峰位置向短波方“漂移”(2204nm)、伊利石结晶度增大(≥1.25);远离矿体位置则反之。因此利用这些规律可以有效地约束朱诺矿区矿体的位置,亦可为冈底斯带斑岩型铜矿勘查提供新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31.7
【图文】:

技术路线图,蚀变矿物,红外光谱,短波红外


1. 前言波红外光谱数据测试,利用 PIMA 仪器测试样品,译和镜下鉴定,将测试的短波红外光谱数据通过 Te查看的方法精确地识别出蚀变矿物的种类,同时提岩相学进行分析。通过镜下鉴定进一步验证 PIMA 解IMA 解译的蚀变矿物相对百分比含量对矿区进行蚀波红外光谱参数 ,结合矿区矿体的品位和矿化数据规律。

构造单元划分,硕士学位论文,区域,喜马拉雅


此外喜马拉雅区域内也出现岩浆活动(Chung et a1.,2007;侯增谦等,2009a;陈建林等,2005;Mo et a1.,2004;Hou et a1.,2002;Liao et a1.,2004b;Ding et a1.,2001;赵志丹等,2003;Gao et a1.,2003b,20074a)。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地层分布,地层分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始新世的流纹岩和石英斑岩主要分布在矿体的边缘位置,靠近矿体的流纹斑岩中可见青磐岩化,主要变现为黑云母和斜长石蚀变形成绿泥石,同时岩体中可见黄铁矿以及一些次生矿物例如孔雀石等。石英斑岩中可见绢英岩化,主要表现为长石蚀变为绢云母,同时岩体中可见侵染状的黄铁矿和石英黄铁矿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冰晶;周肃;谢国刚;田明中;廖忠礼;;西藏冈底斯中段孔隆至丁仁勒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区域对比[J];岩石学报;2013年11期

2 钟云;夏斌;刘维亮;夏连泽;夏中宇;王利红;;西藏南冈底斯带拢布村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成因[J];地质通报;2013年09期

3 杨志明;侯增谦;杨竹森;曲焕春;李振清;刘云飞;;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浅剥蚀斑岩铜矿区勘查中的应用——以西藏念村矿区为例[J];矿床地质;2012年04期

4 王润生;熊盛青;聂洪峰;梁树能;齐泽荣;杨金中;闫柏琨;赵福岳;范景辉;童立强;林键;甘甫平;陈微;杨苏明;张瑞江;葛大庆;张晓坤;张振华;王品清;郭小方;李丽;;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年11期

5 张建国;杨自安;石菲菲;;青海省阿尔金黄石山地区近红外蚀变矿物填图[J];矿产与地质;2011年03期

6 徐庆生;郭健;刘阳;黄树峰;李秋平;陈玉水;;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在帕南铜-钼-钨矿区蚀变矿物填图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1年01期

7 王润生;甘甫平;闫柏琨;杨苏明;王青华;;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与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1期

8 朱弟成;莫宣学;王立全;赵志丹;牛耀龄;周长勇;杨岳衡;;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约束[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7期

9 张泽明;王金丽;董昕;赵国春;于飞;王伟;刘峰;耿官升;;青藏高原冈底斯带南部的紫苏花岗岩: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证据[J];岩石学报;2009年07期

10 朱弟成;潘桂棠;王立全;莫宣学;赵志丹;周长勇;廖忠礼;董国臣;袁四化;;西藏冈底斯带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问题的讨论[J];地质通报;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2806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06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