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扩散的驱动因素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9:38
不安全行为的高发频发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顽疾。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煤矿典型事故进行分析,发现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广泛存在于生产、监察、管理等各个层级的执行单元中,不安全行为从个体化向群体化、网络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呈现出一种“群体违章”的不良态势。事实上,煤矿生产工作的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等特征决定了煤矿职工的个体行为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协作与连接关系的影响,煤矿职工不是孤立的个体行动者,而是嵌入进由工作关系、咨询关系、情感关系等多种关系连接而成的社会网络之中,个体行为决策过程与结果,会受到其所属社会网络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以往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有探讨网络特征如何对不安全行为的扩散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将从社会网络视角对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扩散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网络和网络成员行为等诸多文献的回顾与总结,本文将影响个体行为决策的社会网络特征分为关系维度与结构维度两大维度,其中关系维度包括关系强度与非对称关系两个子维度,结构维度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结构洞以及凝聚子群五个子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网络特征的七个维度变量对不安全行为扩散的影响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演化博弈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以376名煤矿职工为研究样本,首先对煤矿职工的社会网络特征进行描述型性统计与分析;其次,采用回归分析检验了社会网络特征、人际信任与不安全行为扩散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通过演化博弈分析探索不安全行为在规范化趋势影响下的稳定性条件。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1)煤矿职工社会网络特征中的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四个维度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扩散。(2)煤矿职工社会网络特征中的非对称关系、网络规模以及结构洞三个维度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扩散。(3)人际信任在煤矿职工不同的社会网络特征与不安全行为扩散之间发挥了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4)社会网络的规范化趋势是决定不安全行为能否稳定扩散的关键因素,煤矿企业应主动引导作业群体形成良性的生产作业规范。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从社会网络视角提出了遏制不安全行为扩散的管理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煤矿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借鉴。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21;F272.92
本文编号:2814558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21;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淑秀;张再生;;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年03期
2 李瑞强;李永强;陈晨;;“欺生”还是“杀熟”?——关系强度与非对称性对营销员间非道德行为意愿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4年10期
3 徐国峰;;安全氛围感知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4 郭红领;刘文平;张伟胜;;集成BIM和PT的工人不安全行为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5 梁振东;;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不安全行为及其意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6 田水承;赵雪萍;黄欣;李停军;李广利;;基于进化博弈论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干预研究[J];煤矿安全;2013年08期
7 张跃兵;张超;王志亮;;安全行为特征的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7期
8 梁振东;;组织及环境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SEM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9 殷文韬;傅贵;张苏;杨文旺;高岩;;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10 张锦;郑全全;;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J];人类工效学;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2814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1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