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学位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868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图 3-2 旋转式水射流喷头由于赋矿层位在水平方向上岩性相对稳定,因此可视为在无限岩体中水力开采。研究表明[35-36]:射流速度对产生应力波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射流速度低于 850 m/s 时,试样上无明显应力波发生,而本次试验采用的水射流速度为 250m/s 远小于上述界限值,可认为水射流破碎矿层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波在岩层中的传播、反射等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边界条件对该试验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拟采用尺寸为 5 m×3 m×2 m 的模型作为被开采介质即可满足试验几何及边界条件相似的要求,试验模型如图 3-3 所示。喷头水枪
图 3-2 旋转式水射流喷头矿层位在水平方向上岩性相对稳定,因此可视为在无表明[35-36]:射流速度对产生应力波的影响非常显著,,试样上无明显应力波发生,而本次试验采用的水射述界限值,可认为水射流破碎矿层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等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边界条件对该试验影响可 5 m×3 m×2 m 的模型作为被开采介质即可满足试验,试验模型如图 3-3 所示。混凝土模型浇筑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文彪;李鸿强;;物化探方法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勘探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年22期
2 左天明;张耀奎;王庆玲;刘冬;徐义仁;;四川某地碳硅泥岩型铀矿中铀的赋存形态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6年04期
3 钟福军;潘家永;王凯兴;夏菲;刘颖;;我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找矿预测模型[J];矿物学报;2015年S1期
4 周太郎;严冰;魏文凤;刘阳;王豪;余晓波;;若尔盖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J];矿物学报;2015年S1期
5 孙丹;黎波;刘卫东;;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06期
6 张翔;徐争启;程发贵;唐纯勇;梁军;;桂西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7 张字龙;漆富成;何中波;李治兴;王文全;于金水;;扬子陆块区东南缘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断陷红盆控矿机制[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2年03期
8 漆富成;张字龙;何中波;李治兴;王文全;杨志强;;全国碳硅泥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J];铀矿地质;2012年06期
9 赵凤民;;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特征与勘查问题[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2年04期
10 赵凤民;;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工作回顾与发展对策[J];铀矿地质;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A];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赵凤民;潘燕;;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分布规律与找矿[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3 张字龙;漆富成;何中波;李治兴;王文全;于金水;;扬子陆块东南缘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控矿机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4 宁X;;γ测井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A];四川省地质学会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字龙;漆富成;付锦;李治兴;王文全;杨志强;;湘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戴民主;;赣西北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铀—钒兼探”前景[A];2015地学新进展——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5年
7 陈文华;彭波;雷慧敏;王阳平;;修水渣津盆地西部董坑碳硅泥岩型铀矿找矿方向分析[A];江西省地质学会2018年论文汇编(五)[C];2019年
8 李治兴;漆富成;杨志强;张文东;徐小亭;;江西修水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控矿因素及有利构造组合类型[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上))[C];2017年
9 漆富成;张字龙;李治兴;何中波;王文全;;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成矿体系[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10 肖诗琦;张倩;陈晓明;肖伟;刘明学;董发勤;;某铀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对外源铀的响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伟星;也谈全球石油短缺我们怎么办[N];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友良;若尔盖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流体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许凤廷;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2 张翔;桂西南典型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陈亮;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余志波;嗜酸铁/硫氧化菌在生物浸铀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5 薛玮玮;修水地区下寒武统富铀地层特征及其铀富集的成因[D];南京大学;2017年
6 张岩;南秦岭迭部地区硅质岩成因及富铀建造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2829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2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