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五沟煤矿矸石充填开采沉陷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10:52
   在中国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问题对煤矿生产影响比较严重,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很多煤矿水体下压煤尤为突出,水体下压煤开采是许多煤炭企业是面临的难题。五沟煤矿位于安徽淮北地区,矿井回采煤层是同样面临着水体下压煤制约矿井资源安全的问题,整个矿井覆盖着平均厚度多达275 m的厚松散层,特别是在松散层底部有平均厚度22m的第四含水层,直接覆盖在矿井浅部的煤层露头上,是矿井回采时的主要水患威胁之一。为了安全回采五沟煤矿的浅部煤炭资源,采用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减小工作面回采后上覆岩层破坏高度,确保煤层回采时不会出现“四含”水患。同时增加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又减少矿井矸石在地面堆放占用土地和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而且能减少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土地塌陷,保护了土地资源,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实现矿井绿色和谐开采。论文重点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充填开采沉陷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充填开采沉陷的相关技术理论、实践成果经验等。针对五沟煤矿赋存的地质条件、采矿条件以及覆岩结构特性等方面,对五沟矿含水层下矸石充填开采造成上覆岩层沉陷变形进行重点研究。通过CT101、CT103充填开采地表岩移观测站,获取充填开采工作面的地表移动范围以及角值参数和动态变形参数;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概率积分法,反演出五沟充填开采条件下的地表预计参数(下沉系数q:0.657,水平移动系数b:0.14,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1.73,开采影响传播角θ:88.7°,拐点偏移距S:-1.04 m)。根据五沟煤矿充填开采实际情况,利用工程数值模拟软件获得出五沟矿区不同充实率对地表沉陷移动变形变化规律。利用地面钻孔和井下物探方法对充填开采时上覆岩层的两带发育高度的研究,特别井下采用物探法,对充填CT101工作面的两带发育高度以及覆岩两带动态周期变化规律研究,总结出充填开采的上覆岩层动态变化特性。最后在论文中,全面对比分析五沟煤矿充填开采和全垮落法对上覆岩层两带高度及动态变化、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土地效益等方面影响,总结出充填开采与垮落法的开采沉陷规律的不同,让论文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五沟煤矿充填开采工作,也为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充填开采方案设计及沉陷预计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823.7;TD823.83
【部分图文】:

煤矿,年生产能力,矿井,煤炭工业部


图 2-1 五沟煤矿交通位置Figure 2-1 Wu gou coal mine traffic location2.2 矿井生产概况(Construction of mine production)五沟煤矿 2004 年由煤炭工业部安徽省合肥设计研究院设计,2005 年 8 月开动工建设,2008 年 3 月建成开始试生产,2008 年 11 月正式通过投产验收。矿井初设计年生产能力 60 万 t,2009 年 12 月重新核定年生产能力 150 万 t,2016 年月因减量化生产重新核定年生产能力降至 126 万 t,2017 年 9 月矿井因皖北煤电

曲线,观测线,动态下沉,变化过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4 地表移动规律分析及角值参数求取4 Surface movement rule analysis and angle parametercalculation4.1 CT101 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分析(Analysis of surface movementlaw of CT101 working plane)4.1.1 近似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的 R 观测线R 观测线布置近似在 CT101 的倾向方向,共 22 个测点,图 4-1 到 4-5 分别为 R观测线下沉、倾斜、曲率的动态变化过程曲线和水平移动与水平变形最终曲线。

曲线,观测线,动态,变化过程


图 4-2 R 观测线动态倾斜变化过程曲线Figure 4-2 R observation line dynamic inclination change process curve图 4-3 R 观测线动态曲率变化过程曲线Figure 4-3 Curve of dynamic curvature variation of observation lin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正华;;回采过程中矸石充填工艺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年04期

2 张大牛;;不同粒径级配矸石充填材料压缩性能试验研究[J];煤矿开采;2016年06期

3 包志远;;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在煤矿应用与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6年12期

4 黄志敏;马占国;张雷;杨党委;郭树海;刘道平;;矸石充填体振动推压过程的颗粒流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5 周泽;朱川曲;李青锋;欧懿;;近距离下保护层矸石充填开采可行性理论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6 王留云;;济宁三号煤矿巷道矸石充填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2017年09期

7 何玉收;刘辉;苏礼冲;;矸石充填在王楼煤矿的应用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6期

8 张孝飞;;矸石充填留巷技术的研究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7期

9 张建礼;程小梅;王公忠;吴金刚;;泵送矸石充填管道磨损与堵塞成因及对策研究[J];煤;2013年10期

10 徐斗斗;郭广礼;栗帅;王磊;;矸石充填体压缩率对充填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J];金属矿山;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东煤炭学会“矸石充填绿色开采”学术论坛会议纪要[A];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27期)[C];2010年

2 秦立伦;;泵送矸石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3 马建;;矸石置换煤炭分析与应用[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4 刘增平;吕卫东;孙文亮;刘森;;串采矸石充填技术研究[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祁方坤;董军;王君;;探询绿色开采新途径:矸石充填机及矸石运输系统的改造[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6 巩学刚;任保江;李强;;煤矿井下矸石充填与开采一体化技术研究[A];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煤炭加工利用科学发展论文集(一)[C];2009年

7 鲁叶江;;唐山市矸石充填对水环境影响分析[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吴邦全;陈乃俊;高荣久;;煤矸石充填复垦建筑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加国;;矸石充填护巷开采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10 冀联合;崔清才;冀大伟;;大倾角复杂顶板条件下原生矸石充填技术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伟邋江记文;兖矿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创效显著[N];经理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民;金牛公司首创矸石充填技术[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张国文;矸石充填开采再造“新矿”[N];安徽日报;2009年

4 汪炳青;煤矸石充填置换技术环保显效[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梅术坚 刘建华;河北金能:矸石充填的成功典范[N];中国煤炭报;2006年

6 程矿生 乔瑞波;郭二庄矿:105万吨矸石充填到井下[N];中国矿业报;2013年

7 通讯员 李良 刁琳波 记者 韩广臣;矸石充填技术输出兄弟矿[N];中国煤炭报;2008年

8 江记文;济三矿实现井下矸石充填[N];济宁日报;2007年

9 陈涛 郭春秀;翟镇矿立业公司 矸石充填有了“捣实装置”[N];中国矿业报;2009年

10 亓立东 何冰;翟镇矿矸石充填国际领先[N];中国煤炭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会春;承压水上矸石充填采场围岩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黄志敏;矸石充填体宏细观力学特性及充填综采支架围岩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王曦;基于煤矸石充填的重构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4 董守义;建筑物下急倾斜煤层群矸石充填开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李剑;含水层下矸石充填采煤覆岩导水裂隙演化机理及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6 程伟;煤矿区充填复垦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其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查剑锋;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逸鸣;破碎矸石压实特性的时效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张号召;五沟煤矿矸石充填开采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李勤;西马矿1327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邰阳;平煤十二矿矸石充填协同垮落式混合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5 章如芹;煤矸石充填复垦地水盐运移特征及复垦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6 闫泽红;矸石充填开采矿压显现规律及成本效益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7 胡华斌;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地表变形监测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高晓云;淮南矿区煤矸石充填对土地复垦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青青;基于高光谱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估算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宋志江;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2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32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