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大倾角煤层采场能量转移特征及其邻近巷道稳定性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20:27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围岩变形及受力特征具有不对称性,工作面开挖过程中在围岩内部伴随着大范围的能量转移,围岩应力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煤层倾角较大,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能量产生重新积聚,积聚的能量进一步对邻近巷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以大倾角煤层及其邻近动压巷道为研究对象,结合陈蛮庄煤矿西翼轨道大巷生产地质条件,综合应用室内力学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陈蛮庄煤矿3#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能量转移特征及采动影响下西翼轨道大巷的变形规律,分析了动压巷道围岩能量场以及应力场的分布状态,提出了基于能量的动压巷道稳定性控制技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岩石压缩试验过程中的能量耗散与释放,得到了岩石单轴压缩过程中的总能量、弹性变形能、塑性变形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变形能在峰前呈直线性增长,峰后阶段迅速衰减;塑性耗散能在峰前变化不大,峰后阶段塑性耗散能显著增加。(2)分析了不同煤层倾角、不同邻近距离影响因素下大倾角煤层工作面能量转移特征,并对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围岩能量转移特征及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对邻近巷道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得到了不同距离下巷道所受采动影响的能量分布特征,当巷道与工作面的垂直距离大于40m以后,达到工作面对巷道影响的极限距离。(3)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应力场以及能量场分布状态,采动期间工作面支承压力对西翼轨道大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402工作面回采造成整个岩层能量大范围转移,巷道受能量转移影响较大,巷道围岩变形程度增大。(4)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动压巷道围岩能量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基于采动巷道围岩应变能分布表达式,得出了巷道围岩能量分布状态与支护力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围岩力学参数对塑性耗散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影响参数下拱形巷道围岩能量的分布状态:随着岩石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巷道围岩塑性耗散能逐渐减小。(5)确定了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参数,通过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顶板以及两帮,同时采取注浆加固,提高巷道围岩承载性能和力学参数,抑制巷道围岩内部裂隙扩展,达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效果。工业性试验表明,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陈蛮庄煤矿西翼轨道大巷的围岩控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条件。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353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研究,大倾角煤层,巷道稳定性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过程图,抗压破坏,泥岩,单轴


图 2-1 泥岩单轴抗压破坏过程1 Uniaxial compressive failure process of坏过程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岩展阶段,岩体的单轴压缩破坏都会碎面的方向发展,岩石内部细观裂石试件则会产生变形破坏,试件的开。通过泥岩的单轴压缩过程可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起裂过程验结果分析

试件,泥岩,单轴压缩试验


图 2-1 泥岩单Figure2-1 Uniaxial compress对泥岩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分析研伤发展阶段以及裂纹扩展阶段,岩体的单主体,裂纹随着主控破碎面的方向发展宏观裂纹最终形成,岩石试件则会产生终表现为岩块的劈裂散开。通过泥岩的过程中,岩石变形破坏可以分为以下几线贯通过程。2.1.2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冲;;我国大倾角煤层幵采关键性技术现概发展研究[J];今日科苑;2014年10期

2 徐克柱;;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s1期

3 赵剑;白建民;洪晓东;;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及配套综采设备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5期

4 杜洪涛;;浅析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7期

5 牛彬;;充填开采技术在大倾角煤层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1期

6 王振喜;;浅析大倾角煤层综采中的基本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2期

7 韩占冰;贠东风;张晓光;苏普正;;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长度因素分析与对策[J];陕西煤炭;2009年05期

8 伍永平;解盘石;杨永刚;任世广;;大倾角煤层群开采岩移规律数值模拟及复杂性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9 李慧平,蒲文龙,郭守泉;浅谈大倾角煤层优化开采技术方向[J];煤矿开采;2005年01期

10 李德海,张义顺,勾攀峰,李玉柱,李国胜,麻新堂;大倾角煤层开采的技术研究[J];中州煤炭;199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少轩;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谢文坚(TA V(?)N KI(?)N);河林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3 王红伟;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围岩应力演化及结构稳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宇宁;大倾角中厚煤层沿空留巷理论及技术[D];重庆大学;2016年

5 商铁林;多年冻土层下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晓东;大倾角煤层采场能量转移特征及其邻近巷道稳定性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罗骁;大倾角煤层L井压裂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王纪尧;邹庄矿大倾角中厚煤层综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4 武会杰;大倾角煤层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5 刘茂福;大倾角煤层局部充填长壁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6 张标;薛村矿双向大倾角煤层放顶煤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7 高健华;大倾角煤层群综放采场顶板结构与支架载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8 王红伟;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结构特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皓;大倾角煤层斜切分层开采采空区自燃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勤生;双向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1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61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1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