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本体的矿井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学位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534
【部分图文】:
图 1-1 组织结构图Fig.1-1 Organization chart1.5 本章小结本章首先论述了在矿井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诊断过程中引入基于本体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而对本课题涉及的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诊断研究和基于本体的机械故障诊断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主轴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本文的故障诊断思路。最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列出了文章的组织结构图。
图 2-1 本体的构建流程图Fig.2-1 Construction Flow Chart of Ontology(4)本体描述语言对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进行知识库构建时,针对每个故障进行参数提取和层次化分解,将主轴系统的故障原因和故障现象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语义描述,从而完成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本体库的构建。在此本体构建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共享性等要求选择一种合适的本体描述语言对所构建的本体进行描述与表示。在多种多样的本体描述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基于 Web 的本体描述语言和基于谓词逻辑的本体描述语言。目前,最常用的本体描述语言为基于 Web 的本体描述语言[40]。以下就采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评价标准与框架,在主要元素和推理机制两方面对常见的基于 Web 的本体描述语言进行比较[41],如表 2-1 与表 2-2。其中,“Y”表示该语言具备对应的特性,“N”表示该语言不具备对应的特性,“C”表示该语言对所指特性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可以实现这种特性。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OWL Full 本体描述语言的优点是其具有最为法自由度最大,可以支持所有的 OWL 语法结能完全支持计算机的自动推理。OWL Lite 语言的特点是语义表达能力最弱,只需要层次式的结构分类的本体或只需要简单义比较简单,故其优点是更容易被本体构建工OWL DL 本体描述语言的语义表达能力和语ll 语言之间,同时具有一定的可计算性(可以L DL 语言能够支持任何形式的 OWL 语法结构都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和计算完备性(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蔚;王栋;王宁;张洋;彭润玲;;高精密弹流润滑球轴承支承主轴系统动特性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年02期
2 杨旭娟;李宇龙;李兆军;颜瑞;张振;;上悬式离心机主轴系统的优化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5年11期
3 孙娜;由东旭;高英贤;王荟;;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电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年10期
4 杨旭娟;李兆军;蔡敢为;蓝永庭;;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的模糊优化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9年01期
5 钟先信;;精密主轴系统的高精度化[J];磨床与磨削;1987年02期
6 张江陵;倪浆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精密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1987年02期
7 姜春;;轴承预紧力与主轴系统热特性关系的测试和分析[J];装备机械;1988年01期
8 姜春;主轴轴承预紧力的在线测量与控制及其对主轴系统特性的影响(下)[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8年04期
9 罗方元,姜春;用卸积木式模型进行超静定主轴系统的优化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8年09期
10 姜春;主轴系统水内冷技术的研究[J];机床;198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瑞敏;多绳提升机载荷识别与主轴系统故障诊断及网络化管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2 冯吉路;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及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3 代晓明;精密主轴系统回转精度劣化机理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5年
4 陈东菊;大型立式超精密机床系统误差分析与辨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裴永臣;高速微小孔振动钻削主轴系统动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洪来;高速硬盘微小型滑动轴承—主轴系统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7 吕浪;基于机电耦合动力学的高速磨削电主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王晓燕;基于故障相关性分析的主轴系统关键备件需求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徐娟;在线动平衡测试的相关信号处理与标定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清华;数控加工中心主轴温升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2 赵旭荣;面向本体的矿井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诊断方法[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倪浩浩;超精密机床液压支承主轴振动特性分析及基础隔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4 刘晓静;高精重载在线铣削主轴系统动态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5 高通;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精度保持可靠性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宋在永;数控铣床主轴系统动平衡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许光立;空气主轴振动动态建模与测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邓强;电主轴系统机电耦合与热特性分析及可靠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9 田越;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10 李炎臻;电主轴系统热—机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东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7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