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分选川西呷基卡锂辉石不同类型捕收剂的浮选行为

发布时间:2020-11-14 03:53
   为了解决川西措拉地区锂辉石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以该地区的锂辉石矿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效组合捕收剂的开发,通过对不同种类的阴阳离子捕收剂进行组合、复配,得到对锂辉石具有较好选择性的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ST-8,并将其应用于川西锂辉石矿的浮选。试验研究了川西锂辉石矿的浮选特性,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为77.2%,一粗一扫三精的工艺流程,粗选碳酸钠用量1000g/t并加入到磨机中,氢氧化钠用量700g/t,氯化钙用量80g/t,捕收剂ST-8用量2000g/t,精一碳酸钠用量800g/t,精二碳酸钠用量400g/t,精三碳酸钠用量200g/t,扫选氢氧化钠用量100g/t,捕收剂ST-8用量500g/t的药剂制度下,通过开路试验可获得Li_2O品位为6.05%,回收率为43.63%的精矿,经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Li_2O品位6.34%,回收率88.51%的浮选指标。以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阳离子捕收剂DDA和1231为例,将单一的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和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进行机理研究,如:锂辉石、长石的单矿物浮选试验、表面张力测定、动电位测试、红外光谱表征及油酸钠和十二胺组合捕收剂的溶液化学计算分析。单矿物试验表明,单一捕收剂均无法有效地实现对锂辉石和长石的浮选分离,而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在一定的摩尔比和pH条件下能有效地将锂辉石和长石进行分离。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相对单一离子捕收剂能够降低浮选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矿物表面疏水而上浮。动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油酸钠和DDA以摩尔比6:1组合而形成的组合捕收剂和锂辉石及长石这两种单矿物作用后,锂辉石表面动电位向下偏移的程度远强于长石表面动电位的偏移程度,同时与锂辉石作用后出现的吸收峰强度远强于长石作用后的吸收峰强度,说明该组合捕收剂中油酸钠和DDA具有正协同效应,从而可以实现锂辉石和长石的分离。组合捕收剂的溶液化学分析可得,在pH为8.5时,在十二胺溶液中胺是以RNH~(3+)和(RNH~(3+))_2~(2+)等正电离子形式存在和油酸中带负电的RCOO~-及(RCOO~-)_2~2等~-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发生反应,从而形成高活性络合物来与矿物表面发生反应及作用,因而实现锂辉石和长石的分离。组合捕收剂ST-8的研发,对解决川西地区锂辉石矿长期处于低回收率,有用矿物不能得到综合回收利用这一难题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对解决我国复杂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的浮选分离技术难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学位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D923.13;TD955
【部分图文】:

流程图,筛选试验,捕收剂,流程图


图 3-1 捕收剂筛选试验流程图Fig. 3-1 Flow chart of collector screening test表 3-1 异类阴离子捕收剂浮选结果Table3-1 Flotation results of anionic collectors产品名称 产率/% Li2O 品位/% Li2O精矿 29.56 3.61 尾矿 70.44 0.16 原矿 100.00 1.18 精矿 14.16 3.97 尾矿 85.84 0.71 原矿 100.00 1.17 精矿 31.22 3.39 尾矿 68.78 0.21 原矿 100.00 1.20

流程图,锂辉石,条件试验,细度


锂辉石细度条件试验流程图

试验流程,用量,试验结果,氢氧化钠


一g氢氧化钠用量试验流程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维霞;;锂辉石砂锅热稳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23期

2 何桂春;张慧婷;华亚南;蒋巍;;锂辉石表面环烷酸吸附行为的量子化学[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年04期

3 白峰;冯恒毅;邹思劼;刘姣;;河南卢氏官坡伟晶岩中腐锂辉石的特征分析[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0年05期

4 何新荣;;论四川呷基卡锂辉石矿产的开发[J];世界有色金属;2006年01期

5 ;锂矿石的浮选[J];国外金属矿选矿;1987年06期

6 师全忠;;锂辉石瓷的性能和结构[J];电瓷避雷器;1988年06期

7 毕诗文;杨毅宏;李春荣;张文声;李德祥;江文明;王开宇;王益超;;含锂氧化铝的研制——单独浸出锂辉石流程[J];轻金属;1988年08期

8 孙延岭;;锂辉石应用试验[J];陶瓷;1989年04期

9 R.O.Burt;张亮;;旦科石—一种新的低铁锂辉石[J];矿产保护与利用;1989年05期

10 刘人辅;;从低铁锂辉石的应用现状谈四川锂工业的发展[J];矿产综合利用;198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超;分选川西呷基卡锂辉石不同类型捕收剂的浮选行为[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梁兵;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金;四川金川马场沟锂辉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4 仇亚昕;锂辉石矿渣的循环利用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D];扬州大学;2017年

5 付俊杰;四川道孚容须卡南锂辉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婷婷;锂辉石陶瓷的制备、表征及其抗热震性能[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7 赫绿庭;锂辉石可析晶玻璃在LTCC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邹思劼;河南卢氏锂云母矿物学和提锂工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项华妹;锂辉石电子结构及其可浮性的量子化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10 阿山;稀土掺杂LAS微粉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及晶化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3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83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