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铜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18.41
【部分图文】:
海相砂岩型矿床规模巨大,是世界砂岩型铜矿床主要类型。世界上主要海相岩型铜矿床为刚果(金)-赞比亚中非铜矿带、俄罗斯远东的乌多坎铜矿、中欧区的曼斯菲尔德铜矿、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铜矿、阿富汗安纳克铜矿、美国特潘铜矿和中国东川铜矿等(高辉等,2012;Selleyetal.,2005;Hitzman,2000)。相砂岩型铜矿床容矿地层的时代主要有晚古生代,包括哈萨克斯坦的杰兹卡兹铜矿和中欧曼斯菲尔德铜矿(Cox,1986),新元古代主要包括刚果(金)-赞比中非铜矿带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Caiheuxetal.,2005;Abdullahetal.,1980),中古代包括中国东川铜矿(龚林,1996),古元古代主要有俄罗斯乌多坎铜矿Gongolskyet al.,2004)。新元古代是大型-超大型海相砂岩型铜矿的主要产出时,多产出在稳定陆内裂谷和拉张构造环境中(沈保丰等,2006;王之田等,199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区域地质2.1 区域地质概况云南东川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昆阳元古代大陆裂谷内的一个断陷盆地中(图 2-1)。昆阳裂谷内主要地层大体可划分为两套,大范围分布的前震旦系以及震旦系,该带属全球元古代古大陆边缘裂解带的一部分(王生伟等,2013)。这些裂解带以产出超大型海相砂岩型(如中非铜矿带)铜矿为代表,成矿条件十分优越(瞿泓滢,2013)。该区是我国著名的前寒武纪铜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和铜产区之一,区内典型铜矿以东川、易门、拉拉、大红山等大型-超大型铜矿田为代表(Zhaoetal.,2010),仅东川地区探明大小矿段 150 多个,铜资源量达到 400 万吨。
图 2-2 东川铜矿构造纲要图(据龚林,1996,部分修改)小江断裂:是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沿小江呈近南北向延伸,断裂西倾,倾角 40~87°,总断距为 2.5 千米。普渡河断裂:是东川断陷盆地的西边界,沿普渡河西岸呈 SW85°~200°方向延伸,具有挤压兼左行走滑的特点。地表出露少,大部分被地层掩盖。宝九断裂:自东向西由小清河延至燕麦地,该断裂全长约 35km,呈近东西向延伸,被上震旦系覆盖,为东川断陷盆地以及会理-东川裂陷槽的边界。麻塘断裂:为东川断陷盆地的北部边界,沿北东东方向延至东部被小江断裂所切,地表出露长度 26km。落因破碎带:为落因背斜轴部的破碎带,南北出露长约 18km,最宽 1.6km,总体呈南北向延伸,为东川铜矿的主要富集区。区内褶皱主要有落雪-因民复式褶皱带、滥泥坪-汤丹-新塘褶皱带、杉木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焕章;;论成矿流体[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2 邓军,高帮飞,王庆飞,杨立强;成矿流体系统的形成与演化[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1期
3 肖荣阁,原振雷,刘敬党,费红彩,葛振华,张明燕;区域成矿流体的形成与演化[J];地学前缘;2004年02期
4 梁俊红,金成洙,王建国;成矿流体研究的内容及其进展[J];地质找矿论丛;2001年04期
5 张志坚,张文淮;有机成矿流体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8年02期
6 林文蔚,殷秀兰;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及其应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9年01期
7 莫测辉,王秀璋??,梁华英??;金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若干新进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1期
8 冉崇英;论东川-易门式铜矿的矿源与成矿流体[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12期
9 冯志文 ,夏卫华 ,章锦统 ,陈紫英;江西黄沙脉钨矿床特征及成矿流体性质讨论[J];地球科学;1989年04期
10 黄伟林;湖南东坡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洲;三山岛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水-岩反应热力学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陈福川;西南三江保山地块珑阳矿集区早白垩世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刘畅;新疆西天山北部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4 陈懋弘;基于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耦合条件下的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5 霍艳;冈底斯东段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门兰静;延边—东宁地区晚中生代浅成热液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永卫;黑龙江省东南部完达山—太平岭一带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宋祥峰;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壳幔混染叠加成矿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涛;青海岗察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系列[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刘寅;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策鸿;云南东川铜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姚远;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刘聪宇;幕阜山地区仁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温压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王元伟;甘肃省两当县柳梢沟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刘洋;安徽铜陵包村金矿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张端;山东邢家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7 李生明;江西万载桃源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8 邵主助;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广西大学;2019年
9 刘斌;相山铀-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0 李士辉;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2888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8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