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青海碧玉的宝石矿物学及微量元素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09:01
   碧玉是和田玉中的“翠绿至绿色”品种,我国青海省产出包括碧玉在内的多种和田玉,而目前对于青海和田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海的白玉—青玉系列,鲜少有关于青海碧玉的研究。本文在常规宝石学、谱学研究之上,运用电子探针(EMPA)、背散射图像(BSE)、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位素质谱等实验方法对青海碧玉及其围岩样品进行了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元素、主要矿物氢氧同位素分析,并将其与巴基斯坦、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的碧玉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前人数据对青海碧玉的成因与成矿过程进行探讨。青海碧玉具毛毡状交织结构,呈深浅不一的碧绿色,油脂~蜡状光泽,微透明,折射率1.60~1.61,摩氏硬度为6.5左右,与和田玉理论值一致。青海碧玉的红外光谱与激光拉曼光谱均显示其为和田玉。红外光谱中1150~850 cm~(-1)区间部分谱峰缺失,800~600 cm~(-1)区间峰位向低频漂移,激光拉曼光谱中部分930cm~(-1)峰缺失,均与碧玉中Fe~(2+)置换Mg~(2+),导致Fe~(2+)含量增加有关。电子探针实验表明青海碧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部分向阳起石过渡,次要矿物有透辉石、锆石、铬铁矿、绿泥石、黝帘石、金红石。其中透辉石在富Al的环境下被透闪石交代形成和田玉,铬铁矿为透闪石提供了Cr元素,锆石的发现为青海碧玉的定年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物质基础。对青海碧玉的EDXRF分析显示,其绿色深浅与Cr、Fe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对巴基斯坦、加拿大、新西兰、青海、俄罗斯五个产地的碧玉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测量和氢氧同位素质谱实验,通过Fe_2O_3、FeO含量,Fe/(Fe+Mg)比值(均大于0.06)和Cr、Ni含量(远高于大理岩型和田玉中的Cr、Ni含量)综合判定五个产地的碧玉均为蛇纹岩型和田玉。碧玉样品稀土总量明显低于大理岩型和田玉。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矿流体是由大量的变质水组成,与大理岩型和田玉中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水、大气降水和镁质大理岩脱出的CO_2组成明显不同。各产地碧玉之间全岩主微量元素及氢氧同位素无明显差异。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19.28
【部分图文】:

分布图,和田玉,大理岩型,蛇纹岩


石学特征(沈春霞等,2014)、红外光谱(王铎等,2009)、激光拉曼光谱(邹天人等,2002)等方面有细微的差异,红外光谱的差别可用于碧玉产地的鉴别。冯晓燕等(2015)使用拉曼光谱对和田玉进行研究,认为和田玉拉曼光谱中 M-OH伸缩振动频率谱带三峰相对强度比值可以为和田玉的颜色分级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田玉中的 3661cm-1、3645cm-1吸收峰代表化学组成中 Fe2+的出现,常在碧玉中出现。关于和田玉的成因,Leaming S F(1991)按玉石的成矿物质来源,将和田玉划分为变质和田玉和交代和田玉两大类型。Harlow G E 和 Sorensen S S(2005)根据产状将和田玉分为大理岩型和蛇纹岩型两种(图 1-1)。大理岩型的和田玉主要产于白云质大理岩和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中,蛇纹岩型的和田玉主要产于蛇纹岩或橄榄岩与硅质岩(例如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变质沉积物)的接触带中(Harlow G E and Sorensen S S, 2005; Yui T F and Kwon S T, 2002)。

碧玉,样品,青海,围岩


3 青海碧玉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1 宝石学特征.1 样品介绍本文收集了来自青海的碧玉样品(图 3-1)及含围岩碧玉样品(图 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琰副研究员提供。碧玉样品编号为 QH-1~QH-4,样品呈碧绿色,油脂光泽,半透明。典型交织结构,质地均匀,碧玉中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不规则分布。

碧玉,青海,围岩,样品


青海含围岩碧玉样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新;;和田玉(油画)[J];当代传播;2018年06期

2 钟倩;廖宗廷;周征宇;赖萌;崔笛;李凌;;贵州罗甸和田玉基本特征与开发利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9年01期

3 刘佳男;于洋;徐强;;和田玉产地鉴定特征[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13期

4 莫小芹;;和田玉鉴定特征研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06期

5 刘丽霞;;关于和田玉的艺术鉴赏[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1期

6 蔡剑锋;;新疆和田玉文化漫谈[J];新疆艺术(汉文);2017年02期

7 廖宗廷;钟倩;支颖雪;王含;;贵州和田玉的产地标型特征和鉴别初探[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8年S1期

8 冯民;;掠影和田玉(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年03期

9 刘稚亚;;免费与订制:用互联网思维看和田玉市场[J];经济;2015年16期

10 刘苏君;;新疆和田玉地质分布特征及资源量概况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怡芳;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杨晓丹;新疆和田软玉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琼;高端和田玉玉雕运营商嘉珍堂商业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张红清;青海碧玉的宝石矿物学及微量元素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王晓东;论和田玉籽料中的整体设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年

4 张白璐;新疆次生和田玉的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王甜;和田玉籽料的首饰化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李丽华;和田玉枣皂甙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盛;和田玉枣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文杰;和田玉枣、花生固体蛋白饮料加工工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金枝;和田玉枣多糖的研究及其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璐璐;现代和田玉首饰设计与创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894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94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