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辽东五龙金矿区构造演化及金矿期岩脉就位机制

发布时间:2021-01-04 16:39
  五龙金矿位于辽宁省丹东市西侧,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该金矿是辽东矿集区的典型代表,属于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内发育一系列北北东、近南北与北西向岩脉,岩性上包括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辉绿岩脉、煌斑岩脉等,与区内金成矿具有成因联系。但是,对于这些岩脉的就位机制,前人没有明确的观点。本次工作对五龙金矿区成矿期前后构造特征与演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岩脉与岩体形成时代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对各类岩脉的切割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察,进而总结了它们的发育规律,并分析了它们金成矿的关系。这一系列成果,为正确认知五龙金矿构造控矿机制与成矿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发现,区内中侏罗世五龙岩体呈现透入性的韧性变形,露头上广泛可见片麻状构造,局部发育韧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走向NE-SW,以低角度倾向南东。其中的矿物拉伸线理向北东东至南东东之间缓倾。露头和显微构造皆指示剪切带上盘向北西西逆冲。显微构造指示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约为400500°C,局部可能大于500°C。依据剪切带内变形岩体与岩脉的锆石U-Pb定年,推测韧性变形时间大致为1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东五龙金矿区构造演化及金矿期岩脉就位机制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划分(据Zhaoetal.,2012修改)

华北克拉通,燕山运动,中侏罗世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大,几乎覆盖整个辽东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有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及较少的石英岩和大理岩,局部地区有石榴十字二云片岩和矽线二云片麻岩等[49,54]。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些变沉积岩中最年轻的岩浆成因碎屑锆石年龄集中于~2.0 Ga,变质锆石记录的变质年龄为 1.93~1.85 Ga,指示沉积时代介于 2.0~1.93Ga 之间[6,7,48,55~58]。由于中生代岩浆的侵入破坏作用,区内变质基底呈现不连续分布,主要分布于五龙金矿区东南部,局部出露于三股流岩体周围。

五龙,鸭绿江断裂带


图 2.2 五龙地区构造简图Fig2.2 Tectonic sketch map of Wulong field2.5 断裂构造五龙地区东侧发育了鸭绿江大型断裂带(图 2.2)。该断裂带对该区白垩纪岩浆岩发育与断陷盆地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鸭绿江断裂带主体走向北东,沿着丹东-宽甸-集安一线向北延伸,中-南部顺着中朝边境鸭绿江发育。该断裂带具有多期次活动和演化[50],指出鸭绿江断裂带先后经历了晚印支-早燕山期(T3-J1)左行韧性平移活动、中燕山期(J2-3)低角度伸展滑脱和晚期挤压逆冲活动、晚燕山期-末燕山期(K1-K2)左行正走滑运动、末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右行走滑活动 4个阶段。关于鸭绿江断裂带的起源时间,有学者[50,68]认为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也有认为起源时间为早白垩世[63,69~73]。而对于鸭绿江断裂带的起源型式,有学者认为[50,69]是左行压扭构造,也有伸展构造[74]和逆冲构造[54,75]的观点。近年来的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J]. 朱光,刘程,顾承串,张帅,李云剑,苏楠,肖世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4)
[2]辽-吉造山带东南边界位置探讨[J]. 张帅,朱光,顾承串,刘程,李云剑,赵田,王薇.  科学通报. 2017(24)
[3]依兰-伊通断裂带中生代走滑构造特征与起源时代[J]. 顾承串,朱光,翟明见,林少泽,宋利宏,刘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12)
[4]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历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指示[J]. 朱光,王薇,顾承串,张帅,刘程.  岩石学报. 2016(04)
[5]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J]. 朱日祥,范宏瑞,李建威,孟庆任,李胜荣,曾庆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8)
[6]燕山运动“绪动/A幕”的本意及其锆石U-Pb年代学制约[J]. 李海龙,张宏仁,渠洪杰,蔡向民,王猛.  地质论评. 2014(05)
[7]胶东地区玲珑岩基隆升机制探讨[J]. 林少泽,朱光,严乐佳,姜芹芹,赵田.  地质论评. 2013(05)
[8]四合堂剪切带活动时代及其对燕山运动B幕时间的限定[J]. 陈印,朱光,姜大志,张必龙.  地质学报. 2013(03)
[9]辽宁省丹东地区“前震旦纪”侵入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 孟恩,刘福来,施建荣,蔡佳.  岩石学报. 2013(02)
[10]华北克拉通破坏[J]. 朱日祥,徐义刚,朱光,张宏福,夏群科,郑天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8)



本文编号:2957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957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