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应力与围岩分类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7:13
  基于山东某矿井复杂多样的地质和开采环境,提出了对冲击地压实行分类评价的技术思路。根据外部应力与巷道围岩相互作用后的围岩结构稳定性及其冲击倾向性,对围岩的冲击危险性和类型进行分类。外部静应力计算时采用倾向"载荷三带"理论模型,动应力计算时采用长壁工作面走向"载荷三带"理论模型,再叠加上构造应力等,实现了外部应力的近似计算;将外部应力作用于不同的围岩结构,结合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得到围岩的冲击危险性和冲击类型。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冲击地压分类与评价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回采工作面的冲击类型和危险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研究成果已经在山东能源集团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冲击地压分类与评价的关键问题
3 诱发冲击的外部应力估算方法
    3.1 地层初始应力水平的评估方法
    3.2“载荷三带”应力的估算方法
        3.2.1“载荷三带”的定义
        3.2.2“载荷三带”岩层运动及应力转移规律
        3.2.3“载荷三带”的侧向支承压力计算
        3.2.4“载荷三带”走向开采动应力的计算
    3.3 外部应力影响的巷道整体稳定性计算
4 弱结构位置及其局部稳定性评估
    4.1 巷道与煤层位置关系研究
    4.2 围岩弱结构位置的局部稳定性计算
        4.2.1 两帮稳定性系数计算
        4.2.2 顶板稳定性系数计算
        4.2.3 底板稳定性系数计算
        4.2.4 巷道–煤层位置关系与局部稳定性考量指标
5 冲击地压的CRSS分类评价法
    5.1 冲击倾向性指标的重新分级
    5.2 冲击地压的分类
    5.3 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
6 冲击地压CRSS分类评价法应用
    6.1 评价流程
    6.2 工程案例
7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场覆岩的“载荷三带”结构模型及其在防冲领域的应用[J]. 姜福兴,刘懿,张益超,温经林,杨伟利,安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12)
[2]埋深千米综放采场沿空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研究[J]. 成云海,姜福兴,胡兆锋,林继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1)
[3]基于应力叠加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J]. 姜福兴,舒凑先,王存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12)
[4]特厚煤层下山煤柱区巷道冲击危险性实时监测预警研究[J]. 魏全德,姜福兴,姚顺利,魏向志,舒凑先,郝其林.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04)
[5]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临场预警机制及应用研究[J]. 姜福兴,姚顺利,魏全德,张立明,王颜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S1)
[6]采场回采前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估方法研究[J]. 姜福兴,冯宇,刘晔.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10)
[7]综放采场异常来压危险性评价系统及应用[J]. 刘金海,姜福兴,高林生.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05)
[8]大采深厚表土复杂空间结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J]. 杨光宇,姜福兴,王存文.  岩土工程学报. 2014(01)
[9]深井综采(放)工作面异常来压控制研究[J]. 姜福兴,朱斯陶,刘金海,王富奇,孙洪江,阮国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10]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分析[J]. 姜福兴,魏全德,姚顺利,王存文,曲效成.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6)

硕士论文
[1]褶皱附近冲击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 王玉刚.中国矿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0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960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