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低阶烟煤中镜质组的疏水聚团富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0:32
  基于疏水聚团对微细粒物料分选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疏水聚团原理进行低阶烟煤中镜质组的分离富集方法。以寸二矿精煤为研究对象,在显微组分界面性质差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油团聚分选和液态CO2相变分选富集煤岩显微组分的试验研究,探究了固体浓度、搅拌制度、药剂制度等工艺条件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通过工业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润湿性等分析,发现试验煤样的灰分较低,挥发分较高,镜质组含量为53.92%;试样中丝炭的灰分和碳元素含量较高,镜煤的挥发分、氢元素和氧元素含量较高;镜煤含有较多的-NH和烷基侧链等阳离子型基团,而丝炭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镜煤的接触角为75°,丝炭的接触角为58.3°,镜煤的疏水性优于丝炭。在油团聚分选煤岩组分的试验中,通过对固体浓度、搅拌制度和药剂制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考查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发现药剂的添加提高了煤岩组分的分选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镜质组含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药剂量、油用量、搅拌转速、固体浓度和搅拌时间,最佳分选工艺条件为:氯化铝为150mg/L、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5kg/t、柴油用量为20...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低阶烟煤中镜质组的疏水聚团富集方法研究


油团聚动力学图解

原理图,煤岩组分,液态CO2,原理图


态CO2分选煤岩组分的原理图如图2-2所示。图 2-2 利用液态 CO2进行煤岩组分分选的原理图Figure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coal macerals separation with liquid CO2

技术路线图,镜质组,分选工艺,药剂制度


分离试验研究,探究固体浓度、搅拌制度、药剂制度等工艺条件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以产物镜质组含量、镜质组回收率及富集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分选工艺条件。技术路线图如图2-3所示。图 2-3 技术路线图Figure 2-3 Technology Roadmap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高超,徐乃忠,刘贵,田国灿.  煤矿开采. 2019(01)
[2]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及其电化学凝聚特征研究[J]. 赵伟,李振,杨志远,周安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05)
[3]低阶煤的分质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霍鹏举.  应用化工. 2018(10)
[4]电解质对低阶煤油泡浮选矿化过程的影响[J]. 陈亮,陈松降,陶秀祥,杨曌,李路路,范会东.  煤炭学报. 2018(05)
[5]煤岩显微组分的选择性絮凝浮选分离试验研究[J]. 沈宁,赵伟,李振.  选煤技术. 2018(02)
[6]油团聚法制备超低灰煤的实验研究[J]. 李桂春,柴社居.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7]复合力场中煤岩显微组分的高效富集[J]. 朱子褀.  煤炭学报. 2017(04)
[8]电化学处理对神木煤显微组分表面结构及可浮性的影响研究[J]. 赵伟,杨志远,李振,周安宁.  燃料化学学报. 2017(04)
[9]油泡-低阶煤颗粒间的黏附特性[J]. 陈松降,陶秀祥,何环,唐龙飞,杨曌,陈亮,王市委.  煤炭学报. 2017(03)
[10]煤炭绿色智能开发利用战略选择[J]. 朱超,史志斌.  煤炭经济研究. 2017(02)

博士论文
[1]表面活性剂吸附对褐煤润湿性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刘晓阳.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超净煤分选过程中絮团形成机理的研究[D]. 赵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
[3]神府煤选择性破碎机理及其煤岩组分分离富集研究[D]. 赵世永.西安科技大学 2015
[4]开滦煤显微组分分离及其富集物的特性研究[D]. 张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5]煤尘的润湿机理研究[D]. 杨静.山东科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CO2相变的微粉煤降灰技术研究[D]. 代小云.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强化重力场下低阶烟煤煤岩显微组分分离[D]. 羡宇帅.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的影响[D]. 郝景润.安徽理工大学 2016
[4]低阶煤显微煤岩组分的粉碎解离特性及浮选试验研究[D]. 蒋莉.中国矿业大学 2015
[5]神府煤煤岩组分赋存特性及浮选富集工艺研究[D]. 龙江.西安科技大学 2014
[6]神东长焰煤煤岩显微组分电选富集研究[D]. 孙振华.中国矿业大学 2014
[7]神府煤煤岩组分的改性及其可浮性研究[D]. 赵伟.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70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970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