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生态脆弱矿区烧变岩研究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1-02-03 11:00
  烧变岩是由煤层自燃烘烤围岩而导致其变质形成的一类特殊岩石。笔者从水文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物理力学特性以及固体废物可持续利用等角度出发,基于烧变岩自身特性,回顾了生态脆弱矿区烧变岩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和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资源利用、变害为宝"的观点,总结了烧变岩作为改性建筑材料和矿区充填材料的新用途,最后提出了烧变岩作为地质旅游景观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笔者结合不同烧变岩固体废物颗粒掺量改性粉土的剪切性能可以看出混合土试样的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ψ均随烧变岩固体废物颗粒掺量增加总体表现出增大的趋势,由此说明烧变岩固体废物颗粒能够明显提高粉土的抗剪强度。通过对生态脆弱矿区烧变岩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展望,可以进一步增进对烧变岩工程效应的认识,并实现烧变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生态脆弱矿区烧变岩研究现状及展望


侏罗系弱胶结覆岩相似材料模型

关系曲线,关系曲线,突水,煤矿


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过程最具威胁的灾害之一。在以往的煤矿开采中通过“疏干”和“排水”的手段防范烧变岩含水层突水灾害的发生,造成了西部矿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保水开采技术的基础上,并结合烧变岩具有丰富的导水和储水空间的特点,可以将烧变岩作为特殊的蓄水构造,进而实现矿井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3.4 烧变岩地质灾害减灾防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柳林煤矿火烧区烧变岩巷道稳定性研究[J]. 张恩强,陈泽年,侯兰涛,邵亚武,杨正春.  煤炭工程. 2018(10)
[2]浅埋烧变岩区斜井冒顶机理与围岩修复控制研究[J]. 袁永,刘志恒,柯发宏,梁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05)
[3]露天矿火烧区特征及边坡稳定性分析[J]. 孙玉亮.  山西焦煤科技. 2018(04)
[4]黑山露天矿浅部火烧区边坡稳定性研究[J]. 田华,李新鹏,韩流,舒继森.  煤矿安全. 2018(03)
[5]东沟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及水害威胁分析[J]. 历建林.  煤炭科技. 2016(03)
[6]硫磺沟煤矿掘进工作面动压显现强烈分析[J]. 张辉,雒军莉.  煤矿现代化. 2016(04)
[7]新疆大南湖煤田烧变岩水文地质参数研究[J]. 韩冬梅,曹国亮,宋献方.  工程勘察. 2015(11)
[8]新疆某矿火烧区水文地质特征[J]. 魏新,司光明,桂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14(12)
[9]干旱地区烧变岩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孙德全,张兆民,武凡,谢兴友,鲁孟胜.  中国煤炭地质. 2014(09)
[10]火烧区水体下煤层群安全开采实践[J]. 武海文.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03)

硕士论文
[1]张家峁井田2-2煤烧变岩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D]. 王家乐.西安科技大学 2017
[2]宁夏羊场湾井田烧变岩特征及防水煤柱留设[D]. 杨丽娟.安徽理工大学 2012
[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延安组烧变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D]. 黄雷.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16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16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