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九江城门山铜矿新发现矿体特征分析及找矿潜力预测

发布时间:2021-02-05 08:15
  城门山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之一,属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大冶-九江成矿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块状硫化物型"三位一体"成矿模式特征。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北区新发现XCu矿体产出形态、赋存位置及矿石质量等矿体特征的对比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对矿区内成矿分带模式进行了总结。最终认为新发现XCu矿体具有成中-大型矿体的潜力,且城门山铜矿床北区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巨大。该发现对矿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3(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九江城门山铜矿新发现矿体特征分析及找矿潜力预测


城门山铜矿区地质略图

区域图,构造位置,大地,区域


矿区位于扬子陆块(Ⅰ级)的下扬子地块(Ⅱ级)西部,Ⅲ级构造单元为长江中下游坳陷带,Ⅳ级构造单元为九江坳陷(图2)。矿区面临4条深大断裂:北东为鄂州-九江断裂北西为麻城-幕阜山断裂,东为赣江断裂,南为修水-德安断裂。它们交织为菱形网状,共同控制形成了矿区内部的网状断裂格局,沿网格结点有一串燕山期深源浅成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曹钟清等,2006),构成了与区内铜矿床有内在联系的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层发育较好,基底地层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盖层除早、中泥盆系、晚石炭系、晚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较发育。区域出露的地层由奥陶系至三叠系中统、第三系下统和第四系组成(图1)。

剖面图,矿体,城门,形态


XCu矿体发现于112线与113线,品位为0.22%~3.10%,平均品位为1.35%;其产状较为稳定,矿体倾向360°,倾角32°~50°,平均45°。矿体厚度为8~32 m,整段平均厚为21.3 m。倾斜延伸360~455 m,平均430 m,矿头标高为-400~-450 m。XCu矿体主要产出形态及特征详见图3。2.2 矿石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城门山矿田块状硫化物型矿体矿化分带特征[J]. 李旭辉,高任,马立成,付斌.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3)
[2]赣北城门山铜矿床Ⅰ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J]. 李旭辉,高任,付斌,钟浩.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3]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J]. 潘灿军,息朝庄,刘伟.  矿冶工程. 2007(06)
[4]九瑞地区铜矿资源预测与勘查[J]. 曹钟清,田邦生,章平.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S1)
[5]城门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罗建安.  采矿技术. 2003(03)
[6]江西城门山铜矿铼-锇同位素年龄研究[J]. 吴良士,邹晓秋.  矿床地质. 1997(04)
[7]江西城门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 王忠玲.  地质找矿论丛. 1991(01)
[8]城门山、武山铜矿床成因[J]. 黄恩邦,张迺堂,罗钊生.  矿床地质. 1990(04)



本文编号:3019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19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