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1-02-06 21:22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技术具有煤炭采出率高、充填成本低、采煤和充填相互干扰小等优势,是解决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准确预计该充填方法的地表沉陷,对充填工程的方案设计、效果预计与评价均十分重要。然而传统的地表沉陷预计方法没有考虑覆岩注浆层位和注浆充填体分布等因素对岩层与地表下沉的影响,不适用于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预计。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的方法,对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基于岩层运动由下而上的分层传递规律,发现岩层运动仍可近似采用概率积分法预计。首先利用概率积分法,给出了注浆层位下方岩层的下沉计算公式;进而根据注浆充填参数确定了覆岩内充填体分布特征,并推导其计算公式;根据注浆层位下方岩层的下沉和充填体的厚度分布,推导得出了注浆层位上方岩层的下沉;最后利用注浆层位上方岩层下沉,计算得出了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基于建立的预计方法和模型,利用Python语言编制了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程序。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解决了坐标系转换、积分区间的划...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模型
2.1 预计整体思路与流程
2.2 概率积分法在岩层下沉预计中的适用性研究
2.3 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注浆层位上、下方岩层沉陷预计
2.4 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预计
2.5 本章小结
3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3.1 开发语言与环境
3.2 用户需求分析
3.3 程序结构设计
3.4 程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3.5 预计程序的功能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预计方法的工程实例验证
4.1 工程概况
4.2 预计结果
4.3 预计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矿区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理论及其应用[J]. 李玉.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1)
[2]岩层控制与煤炭科学开采——记钱鸣高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就[J]. 许家林.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01)
[3]不规则工作面沉陷预计三角剖分算法研究[J]. 张兵,崔希民,赵玉玲,贺军亮. 煤矿安全. 2018(09)
[4]通过岩芯分析工作面覆岩离层层位和离层量[J]. 刘松涛. 煤. 2018(08)
[5]基于覆岩层状结构特征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J]. 宋世杰,王双明,赵晓光,申涛. 煤炭学报. 2018(S1)
[6]基于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的采煤塌陷控制方法[J]. 骆祥均. 矿山测量. 2018(02)
[7]概率积分法沉陷预计与参数反演优化算法及实现[J]. 薄怀志,宋炳忠,李川建,王猛,卢国宏,陈宗成,李云伟.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4)
[8]岩层移动理论与力学模型及其展望[J]. 左建平,孙运江,文金浩,李政岱.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9]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浆体泌水特性试验研究[J]. 张亮,许家林,轩大洋. 中国煤炭. 2017(09)
[10]离层充填开采注浆液运移通道与溶质扩散特征研究[J]. 樊振丽.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7)
博士论文
[1]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承载结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 王秉龙.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压实区形成机制研究[D]. 滕浩.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基于关键地矿因子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研究[D]. 宋世杰.西安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巨厚火成岩下注浆充填载荷传递规律研究[D]. 胡楠.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高等级公路采动破坏特征与变形预计方法[D]. 徐孟强.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层位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 刘康.中国矿业大学 2014
[4]矿山测量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令紫娟.西安科技大学 2012
[5]矿区开采沉陷观测数据处理研究[D]. 汪桂生.西安科技大学 2011
[6]“三下”采煤地表变形预计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 刁瑞朋.西安科技大学 2010
[7]基于ArcGIS Engine的局级开采沉陷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研究[D]. 贾小敏.安徽理工大学 2010
[8]矿区开采沉陷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三道沟煤矿中的应用[D]. 刘国志.西安科技大学 2009
[9]矿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及软件研制[D]. 邓健.安徽理工大学 2008
[10]覆岩离层注浆固化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 于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1111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模型
2.1 预计整体思路与流程
2.2 概率积分法在岩层下沉预计中的适用性研究
2.3 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注浆层位上、下方岩层沉陷预计
2.4 注浆充填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预计
2.5 本章小结
3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3.1 开发语言与环境
3.2 用户需求分析
3.3 程序结构设计
3.4 程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3.5 预计程序的功能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预计方法的工程实例验证
4.1 工程概况
4.2 预计结果
4.3 预计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矿区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理论及其应用[J]. 李玉.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1)
[2]岩层控制与煤炭科学开采——记钱鸣高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就[J]. 许家林.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01)
[3]不规则工作面沉陷预计三角剖分算法研究[J]. 张兵,崔希民,赵玉玲,贺军亮. 煤矿安全. 2018(09)
[4]通过岩芯分析工作面覆岩离层层位和离层量[J]. 刘松涛. 煤. 2018(08)
[5]基于覆岩层状结构特征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J]. 宋世杰,王双明,赵晓光,申涛. 煤炭学报. 2018(S1)
[6]基于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的采煤塌陷控制方法[J]. 骆祥均. 矿山测量. 2018(02)
[7]概率积分法沉陷预计与参数反演优化算法及实现[J]. 薄怀志,宋炳忠,李川建,王猛,卢国宏,陈宗成,李云伟.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4)
[8]岩层移动理论与力学模型及其展望[J]. 左建平,孙运江,文金浩,李政岱.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9]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浆体泌水特性试验研究[J]. 张亮,许家林,轩大洋. 中国煤炭. 2017(09)
[10]离层充填开采注浆液运移通道与溶质扩散特征研究[J]. 樊振丽.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7)
博士论文
[1]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承载结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 王秉龙.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压实区形成机制研究[D]. 滕浩.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基于关键地矿因子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研究[D]. 宋世杰.西安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巨厚火成岩下注浆充填载荷传递规律研究[D]. 胡楠.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高等级公路采动破坏特征与变形预计方法[D]. 徐孟强.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层位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 刘康.中国矿业大学 2014
[4]矿山测量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令紫娟.西安科技大学 2012
[5]矿区开采沉陷观测数据处理研究[D]. 汪桂生.西安科技大学 2011
[6]“三下”采煤地表变形预计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 刁瑞朋.西安科技大学 2010
[7]基于ArcGIS Engine的局级开采沉陷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研究[D]. 贾小敏.安徽理工大学 2010
[8]矿区开采沉陷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三道沟煤矿中的应用[D]. 刘国志.西安科技大学 2009
[9]矿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及软件研制[D]. 邓健.安徽理工大学 2008
[10]覆岩离层注浆固化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 于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2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