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南岭成矿带热液型钨多金属矿床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9 13:53
  大量研究表明,地壳及岩石圈的结构化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中生代以来,华南地区东部发生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形成了大量壳源重熔型花岗岩。钨多金属矿床在南岭成矿带中呈“爆发式”地集中产出以及成矿元素在流体中高度富集,最终形成含钨矿物,并在狭小的构造裂隙中大量堆积等一系列过程,属于典型的奇异性过程。而矿床作为奇异性过程的结果,其在空间上应服从分形分布,并且具有各向异性、不均匀性等非线性特征。本文以以西华山、漂塘钨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借助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探索热液脉型钨矿床构造—流体演化;利用空间模式分析方法,定量刻画矿床在成矿带、矿集区以及矿床等不同尺度上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不均匀性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矿床在成矿带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模式引入到成矿远景预测中,以降低成矿远景预测中数据不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提高预测精度的同时,减小勘探风险,为该地区的找矿提供指导。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系统地搜集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件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总结前人对南岭成矿带热液脉型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等方面的研究;(2)以西华山、漂塘等热液型钨矿床为...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南岭成矿带热液型钨多金属矿床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研究内容与主要技术路线

南岭,成矿带,地质简图,浅海相


图 2.1 南岭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及地质简图:a. 南岭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改自 Chen et al.,1989);b. 南岭成矿带地质简图(改自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0)奥陶系:地层以硅泥质和含笔石泥砂质建造为主,其次为砂岩、砾岩,局部夹火山岩、碳酸盐岩层,为 Ag、Pb 的赋矿层位。泥盆系:地层岩相复杂,厚度变化较大,整体上保留了海进—海退完整的旋回,总体上向 NE 向超覆变薄,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是 Au、Pb、Zn 等矿的赋矿层位。其中,下统主要为浅海—滨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建造;中统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为主;上统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和赤铁矿碎屑岩建造及滨海相—陆相碎屑岩建造。石炭系:下统在桂北—湘赣边界处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夹海陆相互相含煤碎屑岩建造;上统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为主,与下伏泥盆系呈整合接触关系;该层位为Sn 多金属矿的赋矿层位。二叠系:下、中统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为主,上统为滨海沼泽相、陆海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与下二叠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南岭,成矿带,布格重力异常,浓集系数


图 2.2 南岭成矿带 1:20 万布格重力异常(改自中国地调局, 2010)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6.1 地层元素特征该地区个地层中,基性元素总体表现为亏损,浓集系数大多小于 1;而酸性元素相对富集,浓集系数普遍大于 1。具体而言,该地区元素丰度具有以下特征:(1)Ni、Cr、Co、V 等幔源物质浓集系数为 0.1~0.5,K 元素主要富集于泥盆系,浓集系数 1.06~1.44,表明前泥盆系酸性火山岩较发育并以陆缘碎屑为主要物源,加里东运动后,地壳趋于稳定,接受地台—准地台碳酸盐岩沉积,至中泥盆系K 元素丰度急剧减小。Sr、Mn 明显低于地壳丰度,在地层中,Ca 有同步增减趋势,可能与台沟相钙硅质岩沉积的碳酸锰有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钨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J]. 夏庆霖,汪新庆,刘壮壮,李童斐,冯磊.  地学前缘. 2018(03)
[2]A Fractal Measure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Landslides and Conditioning Factors[J]. Renguang Zuo,Emmanuel John M.Carranz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7(04)
[3]矿床成矿系列——五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 陈毓川,裴荣富,王登红,黄凡.  地球学报. 2016(05)
[4]A comparative study of fuzzy weights of evidence and random forests for mapping mineral prospectivity for skarn-type Fe deposits in the southwestern Fujian metallogenic belt, China[J]. ZHANG Zhen Jie,ZUO Ren Guang,XIONG Yi Hui.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6(03)
[5]赣南石雷钨锡矿床成矿断裂特征及成因分析[J]. 梁力杰,刘战庆,刘善宝,张树德.  中国钨业. 2016(01)
[6]论矿床的自然分类——四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 陈毓川,裴荣富,王登红,王平安.  矿床地质. 2015(06)
[7]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许泰,余岚,许靖,王勇,朱秀兰,王玉凤,杨日丽,姬安召,齐生芝.  矿产与地质. 2015(06)
[8]Spatial Analysis of Fe Deposits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J]. Ziye Wang,Renguang Zuo,Zhenjie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5(06)
[9]中国钨矿成矿规律概要[J]. 盛继福,陈郑辉,刘丽君,应立娟,黄凡,王登红,王家欢,曾乐.  地质学报. 2015(06)
[10]论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钨矿床成矿流体的差异性[J]. 祝新友,王京彬,王艳丽,陈细音,傅其斌,田野.  岩石学报. 2015(04)

博士论文
[1]华南中生代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浆演化与热液作用过程的矿物学约束[D]. 李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5
[2]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及成矿信息融合模型研究[D]. 刘岳.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逻辑回归空间加权技术及其在矿产资源信息综合中的应用[D]. 张道军.中国地质大学 2015
[4]江西大吉山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五层楼”垂直形态分带动力学机制[D]. 刘向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5]南岭成矿带重磁场特征研究[D]. 孙劲松.中国地质大学 2013
[6]赣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演化与钨成矿作用[D]. 李光来.南京大学 2011
[7]“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在非传统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D]. 夏庆霖.中国地质大学 2006
[8]“三联式”成矿预测[D]. 张寿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硕士论文
[1]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许泰.东华理工大学 2013
[2]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钨矿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成矿预测[D]. 周利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本文编号:3072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72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