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影像的平朔矿区碳汇变化及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09:26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体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和碳循环变化的重要原因。煤炭开采造成矿区农用地非农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改变碳汇量/价值。本文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87年建矿以来的七期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定量研究了矿区不同发展阶段碳汇量/价值变化,并基于2013年、2018年两期数据,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矿区土地利用及碳汇量/价值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平朔矿区自开采以来的32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量耕地和草地被转化成采矿用地和建设用地等,与开矿初期相比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39.16%和58.32%,采矿用地、建设用地、裸地面积则分别增加了3.19倍、1.29倍、5.57倍;②1987~2013年碳汇量呈下降趋势,由132.38万t下降为120.85万t,碳汇价值由67 248.83万元下降为61 390.50万元,2013年以后至2018年分别增加到124.03万t和63 009.33万元;③未来10年平朔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基本稳定,耕地、建设用地及裸地面积略有减少,林地、采矿用地面积略有增加;预计2023年和2028年矿...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平朔矿区地理位置及煤矿总体布局
1987~2018年平朔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平朔矿区不同发展阶段碳汇价值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区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补偿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李璐,董捷,徐磊,张俊峰.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2]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J]. 刘迎春,高显连,付超,于贵瑞,刘兆英. 生态学报. 2019(11)
[3]全球碳排放量2018年再创新高[J]. 宋峰,刘中军. 生态经济. 2019(02)
[4]特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J]. 杨博宇,白中科,张笑然.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6)
[5]矿区土地复垦碳减排效果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J]. 张黎明,张绍良,侯湖平,张毅,许帮贵. 中国矿业. 2015(11)
[6]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机理及政策框架研究[J]. 赵荣钦,黄贤金,刘英,丁明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5)
[7]基于RS与GIS的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的动态变化[J]. 张召,白中科,贺振伟,包妮沙.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3)
[8]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 曲福田,卢娜,冯淑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
[9]碳汇价值的形成和评价[J]. 谢高地,李士美,肖玉,祁悦.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1)
[10]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J]. 杨庆媛. 中国土地科学. 2010(10)
博士论文
[1]低碳导向的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张笑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硕士论文
[1]陕北主要植被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研究[D]. 马海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1912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平朔矿区地理位置及煤矿总体布局
1987~2018年平朔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平朔矿区不同发展阶段碳汇价值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区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补偿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李璐,董捷,徐磊,张俊峰.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2]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J]. 刘迎春,高显连,付超,于贵瑞,刘兆英. 生态学报. 2019(11)
[3]全球碳排放量2018年再创新高[J]. 宋峰,刘中军. 生态经济. 2019(02)
[4]特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J]. 杨博宇,白中科,张笑然.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6)
[5]矿区土地复垦碳减排效果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J]. 张黎明,张绍良,侯湖平,张毅,许帮贵. 中国矿业. 2015(11)
[6]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机理及政策框架研究[J]. 赵荣钦,黄贤金,刘英,丁明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5)
[7]基于RS与GIS的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的动态变化[J]. 张召,白中科,贺振伟,包妮沙.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3)
[8]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 曲福田,卢娜,冯淑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
[9]碳汇价值的形成和评价[J]. 谢高地,李士美,肖玉,祁悦.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1)
[10]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J]. 杨庆媛. 中国土地科学. 2010(10)
博士论文
[1]低碳导向的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张笑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硕士论文
[1]陕北主要植被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研究[D]. 马海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1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8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