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
本文关键词: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是“煤与瓦斯安全共采”技术的核心。本文以平煤十矿己15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不同加卸载条件下(即增加轴压的同时卸载围压)含瓦斯煤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卸载条件下含瓦斯煤的力学特性表现各异。建立了能描述含瓦斯煤岩固气耦合情况下的骨架可变形性和气体可压缩性的固气耦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①原煤试件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透率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煤岩的渗透率在屈服点之前较很低,超过了屈服点后迅速增大。 ②不同加卸载条件下含瓦斯煤的峰值强度与不同的加卸载条件有如下关系:不同初始轴向应力加卸载条件下煤样的峰值强度随着初始轴向应力的升高呈指数关系降低;不同加载速度加卸载条件下煤样的峰值强度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降低;不同初始围压加卸载条件下煤样的峰值强度随着初始围压的升高呈指数关系降低;不同瓦斯压力加卸载条件下煤样的峰值强度随着瓦斯压力的升高呈线性关系降低。 ③建立了含瓦斯煤岩弹塑性流固耦合渗流模型。从模拟结果来看,符合含瓦斯煤岩流固耦合三轴渗流实验规律,所提出的弹塑性流固耦合本构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含瓦斯煤岩力学及渗流特性。 ④对三维空间的煤岩体开挖进行了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煤体在固气耦合作用下瓦斯的运移规律和煤层透气性的演化规律。从结果来看,符合现场瓦斯抽采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采动条件 瓦斯运移 应力场 固气耦合 加卸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8-12
- 1.2.1 含瓦斯煤岩加载力学特性研究现状8-9
- 1.2.2 岩体卸围压力学特性研究现状9-10
- 1.2.3 瓦斯渗流理论研究现状10-11
- 1.2.4 煤层瓦斯固气耦合理论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2-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2 采动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性质研究14-43
- 2.1 实验系统描述14-16
- 2.2 试验方案及步骤16-17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17-41
- 2.3.1 常规三轴含瓦斯煤岩力学和渗流实验17-19
- 2.3.2 三轴加载与加卸载条件下含瓦斯煤力学特性比较19-22
- 2.3.3 不同初始轴向应力加卸载条件下煤样力学特性22-25
- 2.3.4 不同加载速度加卸载条件下煤样力学特性25-28
- 2.3.5 不同初始围压加卸载条件下煤样力学特性28-32
- 2.3.6 不同瓦斯压力加卸载条件下煤样力学特性32-35
- 2.3.7 三轴卸围压条件下瓦斯压力对原煤力学及渗透特性的影响35-41
- 2.4 本章小结41-43
- 3 含瓦斯煤岩固气耦合模型的研究与运用43-62
- 3.1 理论模型43-47
- 3.1.1 基本假设43
- 3.1.2 含瓦斯煤岩有效应力43-44
- 3.1.3 孔隙率和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44-45
- 3.1.4 煤岩体变形场控制方程45-46
- 3.1.5 煤层瓦斯渗流场控制方程46-47
- 3.2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 COMSOL MULTIPHYSICS47-49
- 3.3 理论模型的验证49-54
- 3.3.1 模型简介49-50
- 3.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50
- 3.3.3 模拟结果分析50-54
- 3.3.4 验证结论54
- 3.4 模型在钻孔抽采瓦斯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54-62
- 3.4.1 几何模型54-56
- 3.4.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56
- 3.4.3 计算结果分析56-61
- 3.4.4 讨论61
- 3.4.5 钻孔抽采瓦斯三维数值模拟结论61-62
- 4 采动条件下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62-70
- 4.1 数值模拟原理62-64
- 4.2 参数的确定64-66
- 4.3 采场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66-67
- 4.4 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67-69
- 4.5 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论69-70
- 5 结论及展望70-72
- 5.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70-71
- 5.1.1 主要结论70
- 5.1.2 主要创新点70-71
- 5.2 研究展望71-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8
- 附录78-79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78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78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78-79
-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宁,温诗铸,孟永钢;切削刀具多层涂层的力学特性和耐磨性[J];摩擦学学报;2000年03期
2 于宗仁;李巨龙;;小口径孔底动力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年S1期
3 刘玉文;李祥平;李章;杨光;;工业铝合金LD10棒材的超塑性变形特性[J];材料科学与工艺;1989年02期
4 袁文生;闵学熊;;消振液压模锻锤的运动及力能分析[J];CMET.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91年04期
5 任恩杰,后之明;大豆水法脱皮及其力学特性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2年02期
6 杨桂;丛莉珍;尚葆如;刘方龙;;复合材料三维整体编织结构技术与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1992年01期
7 张占海,魏克强;顶板砂岩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探讨[J];同煤科技;1999年03期
8 阳佳中,杨骏六;岩盐溶腔渗透率研究的一些进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梅德庆;孔天荣;陈子辰;;基于神经元S型传递函数的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5期
10 杨斌;练章华;王强;姚辉前;陈勇;;新一代旋转可膨胀管系统力学特性研究[J];石油机械;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卫东;刘海燕;宁建国;;钨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刘庆庭;区颖刚;卿上乐;王万章;;甘蔗茎秆切割机理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3 康立军;朱德仁;林崇德;蔡嘉芳;;综放开采控顶区顶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A];21世纪高效集约化矿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于飞;;徐村水电站溢洪道边坡3~#松散堆积体与基岩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研究[A];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周围;童晓文;丁祖泉;;比较聚丙烯网片和雌性猪尿道壁力学特性:尿道下吊带术治疗SUI的力学机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祖奎;赵金海;;深层岩石声学与力学特性测试与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严拥庆;蔡中;钱玉芬;;L型曲的变化对多曲方丝弓(MEAW)力学特性的影响[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小林;王树仁;王梦恕;;爆破对围岩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许蔚;姚学锋;张以河;;SiO_2/Epoxy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微纳观结构特征与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刘明霞;徐可为;;纳米多层膜塑性变形及其Hall-Petch表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糟永强 赵立疆;浅谈公路边坡稳定与防护问题[N];伊犁日报(汉);2006年
2 记者 李学华;针头大小的样本就能诊断骨骼疾病[N];科技日报;2007年
3 肖英龙;汽车用高强度钢板制造技术展望[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李宏乾;立足高远发展“拉胀”[N];中国化工报;2002年
5 王永强;李宁:用国际化保鲜80后[N];中国经营报;2006年
6 海港;美TST公司钛制用品倍受青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7 常江;专家考虑将废盐矿井改成地下储油库[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马哲 赵彦琰;红山公司研制出国内最大的智能型三轴试验机[N];天水日报;2007年
9 付毅飞;“稀土大国”要成而不居[N];中国矿业报;2005年
10 ;纳米技术改变传统涂料产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又华;细胞力学建模及其力学特性的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登科;含瓦斯煤岩本构模型与失稳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邓涛;含瓦斯煤岩卸围压实验及上解放层解放范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翟盛锐;孔隙气体对煤岩的蚀损规律及煤岩电磁辐射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袁德奎;半圆型防波堤水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6 金淼;板料成形中拉深筋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7 宋关斌;肝癌细胞力学特性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陈龙;碾压混凝土坝空间渐变力学特性及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王俊光;水作用下油页岩力学特性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铭辉;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D];重庆大学;2013年
2 段立群;含瓦斯煤岩破裂规律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年
3 李建清;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4 邵亚雄;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力学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5 计招红;考虑应力路径变化的路基土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龙庭;钻井连续管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孙玉平;钢—混凝土叠合梁加劲梁悬索桥力学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骆行文;循环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程磊;冻结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红波;小麦茎秆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1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