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新疆且末县洋布拉克一带VMS型铜锌矿成矿控制条件和时空演化规律浅析

发布时间:2021-04-18 13:49
  新疆且末县洋布拉克一带发现的铜锌矿、铜矿化点、金铜矿化点和铁铜金多金属矿化点等,均属于与海相火山岩型有关的VMS型铜锌矿床成矿系列。托库孜达坂组是该系列矿床的赋矿层位,地层中发育的安山岩、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等海相火山岩为Cu、Zn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奠定了基础,是寻找与海相火山岩有关VMS型铜锌矿的有利地带。 

【文章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2020,(17)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新疆且末县洋布拉克一带VMS型铜锌矿成矿控制条件和时空演化规律浅析


VMS型铜锌矿成矿模式

蚀变,层状,灰岩,透闪石


矿体分布受地层控制特征明显,主要产于灰绿色糜棱岩化、透闪石化基性凝灰岩中,一般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夹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炭粉砂岩接触处,其特征如下:图2 KT3矿化体

矿化,蚀变,褐铁矿


图1 KT1蚀变带①KT01蚀变带特征。总体走向为50°,蚀变带宽度为10m~30m左右,该蚀变带受断裂影响,蚀变带内岩石较破碎,裂隙较密集发育,沿断裂、裂隙面可见褐铁矿化较发育,呈红褐色-黄褐色。该蚀变带主要矿化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矿化程度较强,铜含量最高为0.008×10-2,锌含量最高为0.016×10-2。②KT03矿化蚀变带特征。总体呈北北东-北东向呈弧形延伸,总体走向为52°,延伸长度为2000m,该蚀变带东西两端较宽,宽度为20m~25m左右,中间露头较差,宽度较窄,约15m左右。受断裂影响,该蚀变带内岩石较破碎,岩石矿化蚀变较强,主要矿化为孔雀石化、蓝铜矿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和褐铁矿化,Cu品位为0.278%。③KT07蚀变带特征。呈北东走向,总体走向为46°,总体呈北倾,宽度为15m~20m。主要见孔雀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碳酸盐化和硅化,锌含量最高为0.059×10-2,铜含量最高为0.007×10-2。④KT08蚀变带特征。该蚀变带总体走向为70°,出露长度为690m,呈东宽西窄状展布,东段最宽处为60m左右,西段宽度为20m~30m左右。岩石内见少量黄铁矿化,岩石较破碎,沿岩石裂隙面见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和碳酸盐化。铜含量为0.01×10-2,锌含量为0.008×10-2。


本文编号:3145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145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