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断穹核部鳞片石墨矿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发布时间:2021-04-26 13:30
黄陵断穹核部是我国鳞片(晶质)石墨矿主要产区,并以品位高(固定碳含量9.44%~13.6%)、片径大(d=0.1~1.5 mm)著称,对该区石墨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前人研究多侧重于变质成矿作用,而对碳质来源、碳质富集等至关重要的沉积成矿作用涉及很少。本次研究开展了以探索沉积成矿作用为主、建立完整的沉积变质成矿模型的研究。详细调研7个主要矿床,采集标本155块,分析各类样品115个,系统恢复变质岩原岩,重建沉积相剖面。研究黄凉河期(Pt1h)的古地理格局,划分沉积相,确定碳质富集有利部位,研究结果认为:该区石墨矿碳质来源于微古植物(小球藻类),藻类在早元古代原始海洋滨海潮坪和潟湖环境繁衍、富集,遗体堆积形成碳质腐泥,为石墨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吕梁期动力热变质作用改变了碳质的赋存状态,使有机碳裂解、单质化、有序化,变成晶质石墨。随着变质程度提高,自绿片岩相、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石墨结晶程度变好,片径变大。混合岩化进一步使石墨鳞片聚集,再生加大,形成大片径石墨。对这一类型石墨的地质找矿,应从沉积成矿作用切入,在岩相古地理方面进入深入研究,确立碳质岩系的岩相空间展布...
【文章来源】:矿物岩石. 2020,4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地质概况
2 成矿阶段划分
3 沉积成矿作用
3.1 成矿物质来源
3.1.1 碳质来源
3.1.2 岩石物质来源
(1)源区岩石
(2)源区与含矿岩系成分关系
(3)源区的风化作用
3.2 沉积成矿作用
(1)生物化学沉积作用
(2)机械沉积
(3)胶体沉积和化学沉积
3.3 成岩期成矿作用
3.4 碳质富集的岩相古地理条件
3.4.1 黄凉河期岩相古地理格局
(1)原始古陆出现
(2)原始海洋出现
(3)海陆分布
①东野古陆
②花果树垭-老林沟陆间海
③大坦古陆
④黄陵陆间海
3.4.2 碳质富集有利岩相
(1)赋矿岩相标志
①石墨矿变质岩岩性柱状剖面
②石墨矿原岩岩性柱状剖面
(2)赋矿岩相分布
4 变质成矿作用
4.1 黄陵断穹核部吕梁期(2 500~1 800 Ma)变质作用P-T-t轨迹
4.2 各变质阶段石墨矿化特征
(1)碳质在M1变质阶段性状的变化
(2)M2阶段石墨矿化特征
(3)混合岩化对石墨矿形状的影响
5 成矿模式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子板块北缘光雾山地区钾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魏国安,邹光富,潘伟奇,罗茂金,马志鑫,毛琼,余学磊. 矿物岩石. 2019(02)
[2]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石墨生成的热力学分析[J]. 边敏,程林,姚敬劬. 矿产与地质. 2018(01)
[3]湖北黄陵断穹核北部石墨矿形成机制探讨[J]. 刘云勇,姚敬敂.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5)
[4]湖北黄陵断穹核北部东冲河石墨矿地质特征与选矿工艺[J]. 廖宗明,姚燕,胡章章,胡明,陈长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05)
[5]黄陵背斜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邱凤,高建营,裴银,张美云.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3)
[6]前寒武纪气候演化中的三个重要科学问题[J]. 胡永云,田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01)
[7]TTG岩套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J]. 吴鸣谦,左梦璐,张德会,赵国春. 地质论评. 2014(03)
[8]湖北省夷陵区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田成胜,黄如生,张清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1(04)
[9]鸡西柳毛石墨矿碳质来源及铀、钒的富集机制[J]. 李光辉,黄永卫,吴润堂,徐大杰. 世界地质. 2008(01)
[10]有机碳同位素示踪古环境变化研究[J]. 唐国军,陈衍景. 矿物岩石. 2004(03)
本文编号:3161496
【文章来源】:矿物岩石. 2020,4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地质概况
2 成矿阶段划分
3 沉积成矿作用
3.1 成矿物质来源
3.1.1 碳质来源
3.1.2 岩石物质来源
(1)源区岩石
(2)源区与含矿岩系成分关系
(3)源区的风化作用
3.2 沉积成矿作用
(1)生物化学沉积作用
(2)机械沉积
(3)胶体沉积和化学沉积
3.3 成岩期成矿作用
3.4 碳质富集的岩相古地理条件
3.4.1 黄凉河期岩相古地理格局
(1)原始古陆出现
(2)原始海洋出现
(3)海陆分布
①东野古陆
②花果树垭-老林沟陆间海
③大坦古陆
④黄陵陆间海
3.4.2 碳质富集有利岩相
(1)赋矿岩相标志
①石墨矿变质岩岩性柱状剖面
②石墨矿原岩岩性柱状剖面
(2)赋矿岩相分布
4 变质成矿作用
4.1 黄陵断穹核部吕梁期(2 500~1 800 Ma)变质作用P-T-t轨迹
4.2 各变质阶段石墨矿化特征
(1)碳质在M1变质阶段性状的变化
(2)M2阶段石墨矿化特征
(3)混合岩化对石墨矿形状的影响
5 成矿模式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子板块北缘光雾山地区钾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魏国安,邹光富,潘伟奇,罗茂金,马志鑫,毛琼,余学磊. 矿物岩石. 2019(02)
[2]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石墨生成的热力学分析[J]. 边敏,程林,姚敬劬. 矿产与地质. 2018(01)
[3]湖北黄陵断穹核北部石墨矿形成机制探讨[J]. 刘云勇,姚敬敂.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5)
[4]湖北黄陵断穹核北部东冲河石墨矿地质特征与选矿工艺[J]. 廖宗明,姚燕,胡章章,胡明,陈长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05)
[5]黄陵背斜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邱凤,高建营,裴银,张美云.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3)
[6]前寒武纪气候演化中的三个重要科学问题[J]. 胡永云,田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01)
[7]TTG岩套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J]. 吴鸣谦,左梦璐,张德会,赵国春. 地质论评. 2014(03)
[8]湖北省夷陵区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田成胜,黄如生,张清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1(04)
[9]鸡西柳毛石墨矿碳质来源及铀、钒的富集机制[J]. 李光辉,黄永卫,吴润堂,徐大杰. 世界地质. 2008(01)
[10]有机碳同位素示踪古环境变化研究[J]. 唐国军,陈衍景. 矿物岩石. 2004(03)
本文编号:3161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16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