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拉拉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8:09

  本文关键词:拉拉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康滇地带我国西南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域蕴藏着许多著名的矿床,会理拉拉铜矿便是其中的一个。拉拉铜矿开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的历史。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勘查开采以来,区域内原有探明储量业已不足,严重制约着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开展了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本论文就是在该背景下开展的。四川会理拉拉铜矿位于康滇地轴中段,矿床赋存于河口群落凼组中下段,赋矿岩性为细碧角斑岩,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呈渐变整合接触,层控特征明显。主要矿物成分为铜的硫化物,副矿物有磁铁矿等。本文在整合调查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研和大量的室内测试分析,分别对拉拉铜矿的赋矿岩石及副矿物磁铁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学研究和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取得了如下认识:1.拉拉铜矿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且各阶段的热液矿物中包裹体类型不同,基本为:早期石英硫化物中I型包裹体,后期方解石和石英硫化物中的Ⅱ和Ⅲ型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多为含石盐子晶相包裹体,均一温度相对较高,温度变化于200℃~380℃之间,盐度变化范围为30-45 wB%NaCleq.。II型包裹体和IⅡ包裹体多为气液包裹体,气相多为C02而且气液比较低,一般为5%-10%。个头相对较小,在宿主矿物中多呈定向排列,如线状,面状。体现后期特征。均一温度较低,变化于120℃-170℃之间,盐度主要集中在10-25 wB%NaCleq.。其中Ⅱ型包裹体整体盐度相对Ⅲ型略高;拉拉铜矿流体包裹体换算最小压力为15-20.0 MP左右。利用静岩压力公式换算得出成矿深度为600-800m,接近地表,较浅。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介质来源复杂。不同成因水的δ D-δ18O关系图中投影,投点显示为变质水和岩浆水两个端元,同时紧靠大气降水线,暗示出成矿后期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的特点。2.会理拉拉铜矿副矿物磁铁矿的Ti元素含量变化大,部分样品TiO2均出现较高的特征值,推测是地壳和地幔物质混合不均一所致.磁铁矿成因图解投点显示为岩浆型,并受后期岩浆混染运动影响。Fe2O3/FeO投点反映赋矿岩石整体处于中高氧化条件。说明会理拉拉铜矿区域普遍具有高氧化性的特点。符合典型矿床IOCG型矿床高氧逸度的特点。矿床岩石FeO/MgO-TiO2投点显示成矿环境为洋岛玄武岩和部分样中脊玄武岩。矿床赋矿岩系全岩氧化物含量特征与S i02含量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其中TiO2,Fe2O3,MnO,MgO,CaO和P205含量随着Si02含量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而Na2O和K20的含量随着Si02的升高而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热液叠加改造特征。赋矿岩系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亏损元素Sr,Hf,Y。而Eu的特点符合围岩K.Na长石化的特征。Ta-Nb元素体现出槽型特征。稀土元素整体形态平缓,轻稀土相对重稀土较富集。6 Eu平均值为2.25.显示出成岩成矿过程发生在氧化的条件下。矿床S和Pb同位素特征显示出矿床岩浆来源于幔源的特点,发生时间为晋宁期,且富含高放射性Pb特征。3.根据前人对拉拉铜矿的不同同位素测年结果分析,充分论证了矿床成矿的特殊性和多期次性,具体年龄可以总结为:(1)中元古代早期(大约1600~1800Ma左右)的火山喷流沉积作用。(2)中元古代晚期(1000Ma~1200Ma左右)的变质成矿作用。(3)新元古代早期(800Ma~1000Ma左右)的变质热液改造作用。4.结合本文结论和前人成果,推导拉拉铜矿成矿过程为:古元古代晚期(1600~1800Ma),岩浆底侵作用带来的地幔成矿物质经火山喷流作用,喷出地表沉积在浅海相位置,形成细碧角斑岩,钠长岩。并在合适位置沉积下来形成河口群赋矿岩石。中元古代晚期(1000Ma~1200Ma),随着滇中区域发生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致使河口群内成矿元素进一步活化富集,并在后期区域造山运动中赋矿岩石产生碎裂,为后期矿物质创造了容矿空间。新元古代早期(800Ma~1000Ma左右)岩浆活动促使前期成矿物质在裂隙中形成矿脉。矿床构造受到挤压抬升。
【关键词】:拉拉铜矿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41
【目录】:
  • 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区位置及交通状况11-13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问题13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4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14-15
  • 第2章 区域地质15-20
  • 2.1 区域构造15-17
  • 2.1.1 东西向构造16
  • 2.1.2 南北向构造16-17
  • 2.2 区域地层17-18
  • 2.3 区域岩浆活动18-19
  • 2.3.1 晋宁旋回18-19
  • 2.3.2 华力-印支旋回19
  • 2.4 区域矿产19-20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20-30
  • 3.1 矿区地层特征21-23
  • 3.2 矿区构造特征23-24
  • 3.2.1 褶皱构造23
  • 3.2.2 断裂构造23-24
  • 3.3 矿区岩浆特征24-25
  • 3.4 矿体特征25-26
  • 3.5 矿床岩石特征26-30
  • 3.5.1 矿物组成26
  • 3.5.2 蚀变类型26-28
  • 3.5.3 矿石组构28-29
  • 3.5.4 成矿期次29-30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30-63
  • 4.1 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30-38
  • 4.1.1 常量元素30-34
  • 4.1.2 微量元素34-36
  • 4.1.3 稀土元素36-38
  • 4.2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38-46
  • 4.2.1 硫同位素39-42
  • 4.2.2 铅同位素42-44
  • 4.2.3 氢氧同位素44-46
  • 4.3 矿床流体特征46-57
  • 4.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46-49
  • 4.3.2 流体包裹体均—温度、盐度、密度49-53
  • 4.3.3 压力与成矿深度53
  • 4.3.4 成矿温度53-54
  • 4.3.5 爆裂温度54
  • 4.3.6 与其他类型矿床对比54-55
  • 4.3.7 讨论55-56
  • 4.3.8 本节小结56-57
  • 4.4 磁铁矿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57-62
  • 4.4.1 样品采集及岩石学特征57-60
  • 4.4.2 测试分析60-62
  •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矿床成矿模式63-69
  • 5.1 拉拉铜矿成矿时代64-66
  • 5.1.2 赋矿围岩的成岩年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64-65
  • 5.1.3 成矿年龄—Re-Os同位素年龄65
  • 5.1.4 K-Ar同位素年龄65
  • 5.1.5 Rb-Sr同位素年龄65
  • 5.1.6 Sm-Nd同位素年龄65-66
  • 5.2 拉拉铜矿矿床特点66-67
  • 5.3 区域背景构造特点67
  • 5.4 拉拉铜矿成矿模式67-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7
  • 个人简介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燕,李承德;四川拉拉铜矿床成矿机制研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2 孙燕;舒晓兰;肖渊甫;;四川省拉拉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J];地球化学;2006年05期

3 路远发,陈开旭,战明国;羊拉地区含矿矽卡岩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球科学;1999年03期

4 何德锋;钟宏;朱维光;肖芳;;四川拉拉铜矿床赋矿层位变质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J];地学前缘;2010年04期

5 朱志敏;曾令熙;周家云;罗丽萍;陈家彪;沈冰;;四川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形成的矿相学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冬兵;孙志明;尹福光;王立全;王保弟;张万平;;扬子地块西缘河口群的时代:来自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J];地层学杂志;2012年03期

7 王世霞;朱祥坤;宋谢炎;陈列锰;;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指示意义[J];地球学报;2012年06期

8 陈世瑜;陈智梁;周名魁;;四川省会理、会东地区构造体系概述[J];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80年00期

9 宋世伟;张成江;宋昊;;大红山铁铜矿床与IOCG型矿床的相似性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S1期

10 方维萱;;论扬子地块西缘元古宙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与大地构造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家云;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拉拉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18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