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锆石U-Pb年龄和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06-10 18:46
  为了明确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流纹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以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S、Pb同位素测试。其中流纹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71.7±1.6) Ma(MSWD=1.02),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二叠纪。金属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34SV-CDT值分布在-0.6‰~1.0‰之间,平均为0.49‰,变化范围较窄,显示S的来源单一;Pb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206Pb/204Pb为18.207~18.674,207Pb/204Pb为15.620~15.699,208Pb/204Pb为38.144~38.790,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S、Pb同位素特征均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结合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空间分带等特征以及S、Pb同位素组成可知,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为VHMS型矿床,形成于二叠纪...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2020,3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锆石U-Pb年龄和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图(a)及区域地质简图(b)((a)据文献[24]修改;(b)据文献[19]修改)

地质图,地质图,金属,文献


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分为东、西、南、北4个矿带,共圈定铜、硫和铅锌矿体158个。其中主要开采的北矿带C2-3铜矿体规模较大,也较为典型,本文所采样品主要在该矿体上。C2-3铜矿体呈不规则薄板状,总体走向50°,倾向南东,倾角49°~76°,沿走向长820 m,倾斜延伸632 m,平均厚度4.25 m,平均品位为0.58%[15]。别鲁乌图矿床空间分带性明显(图3)。矿床底部可见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和石榴子石花岗闪长岩,内部硅化石英脉和石膏脉发育,脉体内部基本未见金属矿物,岩体内部可见少量黄铁矿细脉。下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岩石普遍发育硅化和绿泥石化,并可见碳酸盐化和硫酸盐化,矿石以星染状构造和线脉-细脉状构造为主,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图4(c)和(f)),少量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在此之上为流纹岩和英安岩,岩石蚀变程度较高,以硅化、绿泥石化和黏土化为主,矿石组构类型多为似层状构造和脉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少量方铅矿和闪锌矿。中部岩性主要为凝灰质砂岩以及火山岩,岩石构造以脉状-大脉状、角砾状(图4(a))以及块状构造(图4(b))为主,岩石普遍发育硅化,局部可见较弱的绢英岩化,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图4(d)、(e))。上部发育硅化(低温)和绿泥石化,岩性为凝灰质细砂岩和粉砂岩,主要为脉状构造和细脉-浸染状构造的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少量黄铜矿,矿石普遍发育褐铁矿化。

示意图,分带,矿床,金属


别鲁乌图矿床空间分带性明显(图3)。矿床底部可见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和石榴子石花岗闪长岩,内部硅化石英脉和石膏脉发育,脉体内部基本未见金属矿物,岩体内部可见少量黄铁矿细脉。下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岩石普遍发育硅化和绿泥石化,并可见碳酸盐化和硫酸盐化,矿石以星染状构造和线脉-细脉状构造为主,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图4(c)和(f)),少量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在此之上为流纹岩和英安岩,岩石蚀变程度较高,以硅化、绿泥石化和黏土化为主,矿石组构类型多为似层状构造和脉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少量方铅矿和闪锌矿。中部岩性主要为凝灰质砂岩以及火山岩,岩石构造以脉状-大脉状、角砾状(图4(a))以及块状构造(图4(b))为主,岩石普遍发育硅化,局部可见较弱的绢英岩化,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图4(d)、(e))。上部发育硅化(低温)和绿泥石化,岩性为凝灰质细砂岩和粉砂岩,主要为脉状构造和细脉-浸染状构造的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少量黄铜矿,矿石普遍发育褐铁矿化。3 样品特征与实验测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白乃庙地区徐尼乌苏组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张金凤,刘正宏,关庆彬,徐仲元,王兴安,朱凯.  岩石学报. 2017(10)
[2]内蒙古朱日和地区早古生代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钱筱嫣,张志诚,陈彦,于海飞,罗志文,杨金福.  地球科学. 2017(09)
[3]中亚造山带东部岩浆热液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 吕斌,王涛,童英,张磊,杨奇荻,张建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2)
[4]白秧坪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东矿带成矿地球化学作用与成矿年龄[J]. 王晓虎,宋玉财,张洪瑞,刘英超,潘小菲,郭涛.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2)
[5]江西新余良山钼矿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J]. 伍俊杰,陈正乐,付蕾,潘家永,韩凤彬,沈滔.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2)
[6]吉林东部晚古生代VMS型矿床及其构造意义[J]. 任云生,鞠楠,陈聪,杨群,商青青,赖科.  矿物学报. 2015(S1)
[7]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裂解事件:以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裂谷带岩浆与沉积作用研究为例[J]. 刘超辉,刘福来.  岩石学报. 2015(10)
[8]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早志留世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白新会,徐仲元,刘正宏,辛后田,王挽琼,王新,雷聪聪.  岩石学报. 2015(01)
[9]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锡石LA-MC-ICP-MS U-Pb测年及其意义[J]. 廖震,王玉往,王京彬,李惠民,龙灵利.  矿床地质. 2014(S1)
[10]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硫、铅、氢、氧同位素证据[J]. 陈永清,周顶,郭令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5)



本文编号:3222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22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