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西大滩地区下—中侏罗统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发布时间:2021-06-15 12:30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大滩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煤炭资源有利勘探区,含煤岩系以早侏罗世小煤沟组和中侏罗世早期的大煤沟组及石门沟组为代表。根据露头剖面、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对该含煤岩系的沉积相、层序地层格架、聚煤模式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并对该区聚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含煤岩系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及煤组成,可识别出16种岩相类型以及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以区域不整合面、沉积相转换面、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等为层序界面,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恢复出各个层序的岩相古地理,主要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及半深湖。研究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上部靠近最大湖泛面处的下三角洲平原环境,这里作为低可容空间背景,较高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较高的泥炭聚集速率相平衡,有利于泥炭/煤的聚集。煤层主要在层序SⅢ1、层序SⅢ2及层序SⅢ3中发育,由于古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层序SⅢ4和SⅢ5聚煤作用变弱直至终止。
【文章来源】:沉积学报. 2020,38(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柴北缘西大滩地区地质背景
研究区未见侏罗系揭露完整的钻孔,为便于研究,综合多个钻孔绘制研究区综合柱状图(图2)。区内发育湖泊相,主要包括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主要包括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滨浅湖砂坝岩性以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见波痕(图3a)。滨浅湖泥沉积岩性以泥岩为主,底部可见薄层泥岩粉砂岩互层,含黄铁矿。半深湖位于水体较深部位,水动力条件较弱,岩性主要为厚层深灰色泥岩,研究区部分区域可见油页岩,发育水平层理。图3 柴北缘大煤沟地区下—中侏罗统主要岩相特征
图2 西大滩地区下—中侏罗统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综合柱状图冲积扇相中可识别出扇中、扇端亚相。扇中亚相可识别出辫状河道、片氾沉积两种沉积类型。辨状河道岩性以粗粒沉积物为主,多为含砾粗砂岩、中砂岩,发育块状层理;片氾沉积沉积物粒度较细,可见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扇端亚相可识别出片氾沉积,岩性以细粒沉积物为主,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plication of channel-belt scaling relationship to Middle Jurassic source-to-sink system in the Saishiteng area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NW China[J]. Bing-Qiang Liu,Long-Yi Shao,Xue-Tian Wang,Ya-Nan Li,Jie Xu.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9(02)
[2]柴西缘阿尔金山前下侏罗统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J]. 刘炳强,祝铠甲,黄献好,陈磊,刘达成,邵龙义. 沉积学报. 2019(02)
[3]再论中国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邵龙义,王学天,鲁静,王东东,侯海海. 沉积学报. 2017(05)
[4]地球化学记录揭示的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晚侏罗世古环境与古气候[J]. 胡俊杰,马寅生,王宗秀,柳永清,高万里,钱涛. 古地理学报. 2017(03)
[5]柴东地区早中侏罗世沉积充填与分布规律[J]. 李军亮,肖永军,张俊锋,林武,栾守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5)
[6]柴达木盆地欧龙布鲁克地区构造演化研究[J]. 代昆,刘成林,肖敦清,马寅生,彭渊,张瑄,郑策,张艳芳,孙娇鹏. 地学前缘. 2016(05)
[7]陆相盆地沼泽体系煤相演化、层序地层与古环境[J]. 鲁静,邵龙义,杨敏芳,李永红,张正飞,王帅,云启成. 煤炭学报. 2014(12)
[8]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控制因素[J]. 邵龙义,李猛,李永红,张云鹏,鲁静,张文龙,田政,文怀军. 地学前缘. 2014(04)
[9]柴北缘航垭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J]. 邵龙义,张正飞,李永红,党洪量,张胜.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7)
[10]低可容空间河流三角洲沉积层序与聚煤模式[J]. 鲁静,邵龙义,汪浩,孙斌,杨敏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 陈迎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侏罗纪原型盆地研究[D]. 闫占冬.西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31057
【文章来源】:沉积学报. 2020,38(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柴北缘西大滩地区地质背景
研究区未见侏罗系揭露完整的钻孔,为便于研究,综合多个钻孔绘制研究区综合柱状图(图2)。区内发育湖泊相,主要包括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主要包括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滨浅湖砂坝岩性以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见波痕(图3a)。滨浅湖泥沉积岩性以泥岩为主,底部可见薄层泥岩粉砂岩互层,含黄铁矿。半深湖位于水体较深部位,水动力条件较弱,岩性主要为厚层深灰色泥岩,研究区部分区域可见油页岩,发育水平层理。图3 柴北缘大煤沟地区下—中侏罗统主要岩相特征
图2 西大滩地区下—中侏罗统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综合柱状图冲积扇相中可识别出扇中、扇端亚相。扇中亚相可识别出辫状河道、片氾沉积两种沉积类型。辨状河道岩性以粗粒沉积物为主,多为含砾粗砂岩、中砂岩,发育块状层理;片氾沉积沉积物粒度较细,可见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扇端亚相可识别出片氾沉积,岩性以细粒沉积物为主,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plication of channel-belt scaling relationship to Middle Jurassic source-to-sink system in the Saishiteng area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NW China[J]. Bing-Qiang Liu,Long-Yi Shao,Xue-Tian Wang,Ya-Nan Li,Jie Xu.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9(02)
[2]柴西缘阿尔金山前下侏罗统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J]. 刘炳强,祝铠甲,黄献好,陈磊,刘达成,邵龙义. 沉积学报. 2019(02)
[3]再论中国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邵龙义,王学天,鲁静,王东东,侯海海. 沉积学报. 2017(05)
[4]地球化学记录揭示的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晚侏罗世古环境与古气候[J]. 胡俊杰,马寅生,王宗秀,柳永清,高万里,钱涛. 古地理学报. 2017(03)
[5]柴东地区早中侏罗世沉积充填与分布规律[J]. 李军亮,肖永军,张俊锋,林武,栾守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5)
[6]柴达木盆地欧龙布鲁克地区构造演化研究[J]. 代昆,刘成林,肖敦清,马寅生,彭渊,张瑄,郑策,张艳芳,孙娇鹏. 地学前缘. 2016(05)
[7]陆相盆地沼泽体系煤相演化、层序地层与古环境[J]. 鲁静,邵龙义,杨敏芳,李永红,张正飞,王帅,云启成. 煤炭学报. 2014(12)
[8]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控制因素[J]. 邵龙义,李猛,李永红,张云鹏,鲁静,张文龙,田政,文怀军. 地学前缘. 2014(04)
[9]柴北缘航垭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J]. 邵龙义,张正飞,李永红,党洪量,张胜.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7)
[10]低可容空间河流三角洲沉积层序与聚煤模式[J]. 鲁静,邵龙义,汪浩,孙斌,杨敏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 陈迎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侏罗纪原型盆地研究[D]. 闫占冬.西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31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3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