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南水山地区构造与铀成矿关系

发布时间:2021-06-18 19:15
  南水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雪峰构造带之雪峰冲断带东翼和桂湘早古生代沉陷带之邵阳坳褶带西翼,雪峰山-摩天岭铀成矿带上。通过对区内构造的研究分析发现,控矿构造以NNE向、NE向为主,矿化受断裂带上盘帚状构造中的断裂构造控制,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及热液蚀变活动,促使铀在构造部位富集成矿,为铀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冶金管理. 2020,(15)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南水山地区构造与铀成矿关系


区域大地构造-铀成矿区划图

区域地质图,区域地质图,白马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新生界仅零星出露。工作区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西向郴州-新化深大断裂与北东向城步-新化深大断裂带交汇部位,西部为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中段,东南侧为华夏系构造带,祁阳弧形构造的北翼。区域上经过了多次构造活动,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构造形迹,区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东部比西部更为发育。按其展布方位可分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五组。区域上岩浆活动频繁,出露面积以花岗岩占绝对优势,主要分布在白马山隆起区,属白马山复式岩体。(图2)二、研究区地质特征

矿点,略图,矿化,断裂带


区内铀矿化主要受NE和NNE向硅化断裂带控制,铀矿化产于断裂带上盘帚状次级构造,由NE走向偏转到NNE向的拐弯内侧次级压扭性帚状构造中,由散开到收敛的过渡部位。矿化受帚状构造中的断裂构造控制,岩石高度破碎,呈硅化花岗碎裂岩。主干断裂F3是由北、中、南三段呈尖灭侧现出现,南水山矿点位于中段,为成矿的有利地段。五、结语


本文编号:3237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37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