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辽宁二道沟金矿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发布时间:2021-06-25 04:26
  辽宁二道沟金矿为赋存在陆相火山岩中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矿脉严格受构造控制。为了研究1号和3号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并预测深部延伸情况,本研究系统采集分析450 m至-305 m中段样品,对2条矿体的特征指示元素、构造叠加晕轴向分带序列、构造叠加晕异常下限和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Sb、Hg,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Au、Ag、Cu、Pb,尾晕为Co、Ni。1号和3号矿体构造叠加晕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分别为Co→Sb→Cu→Au→Hg→Ni→Pb→Ag和Ag、Cu→Hg→Au→Pb→Sb→Co、Ni,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确定了1号矿体在370 m、130 m、-215 m中段附近发生矿体叠加,3号矿体在-125 m和-215 m中段附近发生矿体叠加,并据此建立了2条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构造叠加晕异常特征图显示1号矿体在-215 m中段深部前缘晕和近矿晕异常强度大,尾晕异常强度小,3号矿体在-215 m中段深部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异常强度都较大,指示1号矿体在-215 m中段以深仍有很大延伸,而3号矿体向深部仍有一定延伸。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辽宁二道沟金矿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二道沟金矿区域地质简图(图(a)据文献[4]修改; 图(b)据文献[20]修改)

剖面图,金矿,岩体,地质


图1 二道沟金矿区域地质简图(图(a)据文献[4]修改; 图(b)据文献[20]修改)矿区主要分布NW向、NE向和近EW向3组断裂,矿体整体沿对面沟岩体呈放射状分布,产于岩体的构造裂隙或接触带,岩体侵位时形成的环状、放射状构造为热液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场所[3,7,9,22]。

岩体,金矿,矿物,金属


矿区主要分布NW向、NE向和近EW向3组断裂,矿体整体沿对面沟岩体呈放射状分布,产于岩体的构造裂隙或接触带,岩体侵位时形成的环状、放射状构造为热液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场所[3,7,9,22]。2.2 矿床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造叠加晕找矿法在云南省杨梅田铜矿床深部盲矿预测中的应用[J]. 任良良,王润涛,张承玉,魏江,田华.  地质找矿论丛. 2019(02)
[2]辽西二道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S-Pb同位素的证据[J]. 聂飞,刘书生,董国臣,陈永长,王鹏.  现代地质. 2018(06)
[3]中国金矿成矿地质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J]. 牛翠祎,刘烊,张岱.  地学前缘. 2018(03)
[4]黑龙江宝兴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预测[J]. 陈卓,李向文,李师白,宋贵斌,公维国,宋昊南.  地质与勘探. 2018(03)
[5]甘肃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田构造叠加晕浅析及找矿预测[J]. 林森,张自森,智超.  地质与勘探. 2016(05)
[6]从原生晕、原生叠加晕到构造叠加晕:化探找盲矿法的发展与创新[J]. 李惠,禹斌,张国义,马久菊,李德亮,孙凤舟,李永才,魏江,赵佳,王俊,王一大,李上,张贺然,魏子鑫.  地质找矿论丛. 2016(01)
[7]R型聚类分析在区域化探元素分组中的作用探讨[J]. 于俊博,宋云涛,郭志娟,徐仁廷,王乔林,韩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4(06)
[8]内蒙古赤峰金厂沟梁金矿区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段培新,李长民,刘翠,邓晋福,赵国春.  岩石学报. 2014(11)
[9]辽西北票二道沟金矿的矿化特点及其意义[J]. 王鹏,董国臣,许卫东,陈永长,聂飞,孙凡,王霞,董美玲.  地质与勘探. 2013(03)
[10]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研究方法[J]. 李惠,禹斌,李德亮,张国义,马久菊,张强,孙凤舟,李上,魏江,赵佳祥,王俊,翟培.  地质与勘探. 2013(01)



本文编号:3248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48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