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热液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13 07:54
东昆仑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从元古代到中生代间歇性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频繁交替,因此形成了数量繁多,种类各异的热液型矿床。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将各种热液矿床分类为4种:造山型、浆控高温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热水沉积型。然后分别介绍了这四种热液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并总结各类矿床的差异,使分类更加简洁明了。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S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造山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照片
热水沉积型热液矿床指由于水圈-岩石圈界面的热液活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型金属矿床。根据矿床的赋矿地层是火山岩还是沉积岩,可以将其分为VMS(VHMS)型和SEDEX型。在东昆仑地区,这类矿床以驼路沟钴金矿,督冷沟铜钴矿,清水河铜铅矿等为代表。研究表明,热水沉积型热液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简单,主要以水溶液包裹体为主,部分可见含盐类子晶包裹体或富CO2的包裹体[11]。水溶液包裹体是热水沉积型矿床中最主要的流体包裹体,甚至在一些矿床中仅发育此类流体包裹体。室温下常可见两相或三相,其均一温度为100~350℃,盐度小,为3.5%~15%,气液比变化比较大。含盐类子晶包裹体非常罕见,其盐度较大,可以达到40%以上。富CO2包裹体也比较罕见,多呈两相或三相,盐度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昆仑五龙沟矿田岩金沟金矿床成矿时代新认识[J]. 陈柏林,王永,韩玉,陈建林. 矿床地质. 2019(03)
[2]东昆仑成矿带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J]. 刘建楠,丰成友,肖克炎,何书跃,李大新,赵一鸣. 地质学报. 2016(07)
[3]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区斑岩型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李世金,孙丰月,王力,李玉春,刘振宏,苏生顺,王松. 矿床地质. 2008(03)
[4]青海驼路沟钴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J]. 朱华平,孙丰月,李碧乐,王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04)
[5]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张德全,张慧,丰成友,佘宏全,李进文,李大新. 中国地质. 2007(05)
[6]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J]. 陈衍景,倪培,范宏瑞,F Pirajno,赖勇,苏文超,张辉. 岩石学报. 2007(09)
[7]澳大利亚造山型金矿和侵入岩有关金矿系统流体包裹体资料和矿化过程的比较[J]. Terry P.Memagh,E.N.Bastrakov,Khin Zaw,A.S.Wygmlak,L.A.I.Wybom. 岩石学报. 2007(01)
[8]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J]. 丰成友,张德全,王富春,李大新,佘宏全. 岩石学报. 2004(04)
[9]The characteristics, origins, and geodynamic settings of supergiant gold metallogenic provinces[J]. Robert Kerrich,Richard Goldfarb,David Groves,Steven Garwin.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0(S1)
本文编号:3281675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S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造山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照片
热水沉积型热液矿床指由于水圈-岩石圈界面的热液活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型金属矿床。根据矿床的赋矿地层是火山岩还是沉积岩,可以将其分为VMS(VHMS)型和SEDEX型。在东昆仑地区,这类矿床以驼路沟钴金矿,督冷沟铜钴矿,清水河铜铅矿等为代表。研究表明,热水沉积型热液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简单,主要以水溶液包裹体为主,部分可见含盐类子晶包裹体或富CO2的包裹体[11]。水溶液包裹体是热水沉积型矿床中最主要的流体包裹体,甚至在一些矿床中仅发育此类流体包裹体。室温下常可见两相或三相,其均一温度为100~350℃,盐度小,为3.5%~15%,气液比变化比较大。含盐类子晶包裹体非常罕见,其盐度较大,可以达到40%以上。富CO2包裹体也比较罕见,多呈两相或三相,盐度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昆仑五龙沟矿田岩金沟金矿床成矿时代新认识[J]. 陈柏林,王永,韩玉,陈建林. 矿床地质. 2019(03)
[2]东昆仑成矿带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J]. 刘建楠,丰成友,肖克炎,何书跃,李大新,赵一鸣. 地质学报. 2016(07)
[3]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区斑岩型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李世金,孙丰月,王力,李玉春,刘振宏,苏生顺,王松. 矿床地质. 2008(03)
[4]青海驼路沟钴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J]. 朱华平,孙丰月,李碧乐,王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04)
[5]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张德全,张慧,丰成友,佘宏全,李进文,李大新. 中国地质. 2007(05)
[6]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J]. 陈衍景,倪培,范宏瑞,F Pirajno,赖勇,苏文超,张辉. 岩石学报. 2007(09)
[7]澳大利亚造山型金矿和侵入岩有关金矿系统流体包裹体资料和矿化过程的比较[J]. Terry P.Memagh,E.N.Bastrakov,Khin Zaw,A.S.Wygmlak,L.A.I.Wybom. 岩石学报. 2007(01)
[8]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J]. 丰成友,张德全,王富春,李大新,佘宏全. 岩石学报. 2004(04)
[9]The characteristics, origins, and geodynamic settings of supergiant gold metallogenic provinces[J]. Robert Kerrich,Richard Goldfarb,David Groves,Steven Garwin.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0(S1)
本文编号:3281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8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