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龙首山青井地区花岗质砾岩中钍、铀混合型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21-08-09 06:01
青井是位于龙首山成矿带西段的一个钍、铀混合型异常点,通过钻孔查证在青井盆地的花岗质砾岩中发现了较好的矿化线索,矿石具有热液型矿化的特征,发育钾长石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为主的钾交代蚀变组合。通过对含矿花岗质砾岩的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测试、地球化学分析和钍矿物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花岗质砾岩中发育的是产于挤压-俯冲构造环境下受断裂构造和辉绿岩脉共同控制的热液成因钍、铀混合型矿化,含钍、含铀矿物主要为钍石、沥青铀矿和铀石,成矿期应为新生代中晚期。热液成矿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外来组分,矿石中的Al2O3、Fe2O3和K2O等主量元素和轻、重稀土元素以及Rb、Nb、Nd、Zr、Hf、Ta、W、Sb等微量元素均随着Th、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 2020,5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龙首山铀成矿带地质简图
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加里东中期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岩以及晚期侵入的辉绿岩脉,其中花岗岩主要位于F1断裂的上盘,辉绿岩主要呈岩枝、岩脉侵入到加里东中期花岗岩和上侏罗统花岗质砾岩中,倾向200°~220°,倾角55°~80°。3 铀矿化特征
矿化严格定位于蚀变花岗质砾岩中,矿石呈紫红色-暗红色,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块状、浸染状和脉状构造。含钍、含铀矿物主要为钍石、沥青铀矿和铀石,其中钍石主要呈不规则粒状,粒度70~700μm,往往与黄铁矿伴生,主要分布于矿物颗粒间;沥青铀矿主要呈脉状沿微裂隙充填,往往与方铅矿伴生;铀石主要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粒度8~100μm,多与沥青铀矿共生(图4、表1)。由于钍石和沥青铀矿、铀石的形成条件不同,钍趋向于高温热液流体,铀趋向中低温热液流体,因此不同的钍、铀矿物的沉淀可能是含矿热液演化到不同温度阶段的产物,含矿热液在高温时形成钍石,温度降低时,形成沥青铀矿和铀石。3.3 蚀变组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龙首山芨岭岩体北带正长岩型铀矿的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J]. 王伟,马骊,陈云杰,王刚,王生云,李涛,郭长林,刘涛. 矿产与地质. 2019(02)
[2]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碱交代型铀矿化蚀变航空高光谱识别[J]. 叶发旺,孟树,张川,邱骏挺,王建刚,刘洪成,武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2)
[3]攀枝花大田地区辉绿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张航,柏勇,徐争启,姚建,秦骐瑞. 矿物岩石. 2018(04)
[4]甘肃省龙首山牛角沟铀矿点钾钠混合交代作用研究[J]. 赵如意,王博,陈毓川,陈云杰,荣骁,王刚,李涛. 地质学报. 2018(12)
[5]辽东古元古代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J]. 郭春影,韩军,徐浩,白芸,任忠宝,韩愉,赵宇霆.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05)
[6]断裂应力特征及其转折控油气规律研究——以南堡凹陷为例[J]. 马强,德勒恰提·加娜塔依,陈亚军,马乐,于景维,祁利祺.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5)
[7]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J]. 黄瀚霄,李光明,刘洪,张洪铭,张林奎,余槐,焦彦杰,梁维. 中国地质. 2018(03)
[8]龙首山芨岭铀矿床含矿主岩特征及铀矿床成因讨论[J]. 刘正义,王生云,顾大钊,刘红旭,杜乐天,高洪雷. 西北地质. 2018(02)
[9]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区A型似斑状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张甲民,赵如意,王刚,聂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
[10]甘肃北山牛圈子地区基性岩墙群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齐琦,王永和,余吉远,刘德民,过磊,计波,冯旻譞,杨建国,王磊. 新疆地质. 2017(01)
本文编号:3331515
【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 2020,5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龙首山铀成矿带地质简图
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加里东中期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岩以及晚期侵入的辉绿岩脉,其中花岗岩主要位于F1断裂的上盘,辉绿岩主要呈岩枝、岩脉侵入到加里东中期花岗岩和上侏罗统花岗质砾岩中,倾向200°~220°,倾角55°~80°。3 铀矿化特征
矿化严格定位于蚀变花岗质砾岩中,矿石呈紫红色-暗红色,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块状、浸染状和脉状构造。含钍、含铀矿物主要为钍石、沥青铀矿和铀石,其中钍石主要呈不规则粒状,粒度70~700μm,往往与黄铁矿伴生,主要分布于矿物颗粒间;沥青铀矿主要呈脉状沿微裂隙充填,往往与方铅矿伴生;铀石主要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粒度8~100μm,多与沥青铀矿共生(图4、表1)。由于钍石和沥青铀矿、铀石的形成条件不同,钍趋向于高温热液流体,铀趋向中低温热液流体,因此不同的钍、铀矿物的沉淀可能是含矿热液演化到不同温度阶段的产物,含矿热液在高温时形成钍石,温度降低时,形成沥青铀矿和铀石。3.3 蚀变组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龙首山芨岭岩体北带正长岩型铀矿的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J]. 王伟,马骊,陈云杰,王刚,王生云,李涛,郭长林,刘涛. 矿产与地质. 2019(02)
[2]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碱交代型铀矿化蚀变航空高光谱识别[J]. 叶发旺,孟树,张川,邱骏挺,王建刚,刘洪成,武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2)
[3]攀枝花大田地区辉绿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张航,柏勇,徐争启,姚建,秦骐瑞. 矿物岩石. 2018(04)
[4]甘肃省龙首山牛角沟铀矿点钾钠混合交代作用研究[J]. 赵如意,王博,陈毓川,陈云杰,荣骁,王刚,李涛. 地质学报. 2018(12)
[5]辽东古元古代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J]. 郭春影,韩军,徐浩,白芸,任忠宝,韩愉,赵宇霆.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05)
[6]断裂应力特征及其转折控油气规律研究——以南堡凹陷为例[J]. 马强,德勒恰提·加娜塔依,陈亚军,马乐,于景维,祁利祺.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5)
[7]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J]. 黄瀚霄,李光明,刘洪,张洪铭,张林奎,余槐,焦彦杰,梁维. 中国地质. 2018(03)
[8]龙首山芨岭铀矿床含矿主岩特征及铀矿床成因讨论[J]. 刘正义,王生云,顾大钊,刘红旭,杜乐天,高洪雷. 西北地质. 2018(02)
[9]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区A型似斑状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张甲民,赵如意,王刚,聂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
[10]甘肃北山牛圈子地区基性岩墙群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齐琦,王永和,余吉远,刘德民,过磊,计波,冯旻譞,杨建国,王磊. 新疆地质. 2017(01)
本文编号:3331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3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