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要素耦合状态下矿区生命共同体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08:17
矿产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粗放式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忽略了环境保护意识,给矿区生态系统带来了压力,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保护好矿区的生态环境,保证矿产资源在生态保护中开发,从而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矿区生命共同体系统的概念,并对矿区生命共同体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三道庄矿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矿区生命共同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功效函数对矿区人类共生子系统、植物共生子系统、动物共生子系统和微生物共生子系统4各共生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7年矿区人类—植物共生系统、人类—动物共生系统、人类—微生物共生系统以及矿区生命共同体系统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的10年间,三道庄矿区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从0.3588增加到0.6786,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91%,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三道庄矿区植物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从0.3659增长到0.569...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矿区生命共同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9图5.12008—2017年三道庄矿区各子系统综合指数对比从三道庄矿区生命共同体经济系统的综合指数来看,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从0.3588增加到0.6786。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矿产资源的开采带动了矿区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表明了矿区人民的生活满意度的提高的同时对矿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如图5-1所示的10年间的三道庄矿区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标的整体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91%,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在年度的数据中,中间波动的情形主要出现在2008年前后,其中综合指数的变化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三道庄矿区于2012年确定为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依据编制的《建设规划》,人类对矿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以及采取植树造林、土地复垦等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了国家资源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验收评估,达到了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从图5-1中也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三道庄矿区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稳定较快增长,于2017年达到顶峰。在研究时段的10年间,三道庄矿区植物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从0.3659增长到0.5692。总体稳步增长,年均增长达到5.56%,相对于人类共生子系统增速较慢。植物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增长速度较慢,是由于人类对矿区植被尤其是濒危植物保护措施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能使植物共生子系统得到短期快速的进步,并且人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植被的生长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同时存在。2010年,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来越重视矿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科学规划三道庄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系统,建立三道庄矿区生态监测与预警系统等保护措施来实现对矿区植被的保护,到2016年底累计绿化面积达213.6万平方米,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道庄矿区人类—植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初级协同发展等级,并有继续向好的趋势。图5.2三道庄矿区人类—植物共生系统耦合协调度5.3.3人类—动物共生系统“共生—协同”发展水平研究从图5.3可以看出,三道庄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从2008—2010年之间,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同发展等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影响了矿区植物种群的生长,破坏了矿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生活的栖息地,造成矿区野生动物的灭亡和迁徙;从2011年起,三道庄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为0.4074,进入到濒临失同发展等级,到2017年三道庄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为0.4729,仍然处于濒临失同发展等级,年增长率为2.29%,小于人类—植物共生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是矿区动物共生子系统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人们对矿区进行了大量的植树绿化,但是人工林地和人工草地的环境还不能引起大量动物的迁入,因此,动物共生子系统的恢复过程比较缓慢,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增长速度较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新陈代谢思想及其对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启示[J]. 彭思雯,杨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2]2000—2018年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生态时空变化特征——以临沧市为例[J]. 孙应龙,钱拴,延昊,徐玲玲,王毅,曹云.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2)
[3]粤北南岭典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与效益预评估——基于广东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框架[J]. 罗明,周妍,鞠正山,魏洪斌,张世文. 生态学报. 2019(23)
[4]生态环境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J]. 环境保护. 2019(22)
[5]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喀斯特植被生态学研究态势[J]. 王俊丽,张忠华,胡刚,付瑞玉,周元慧,陶旺兰. 生态学报. 2020(03)
[6]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J]. 陆雪飞,吴岩. 广西社会科学. 2019(11)
[7]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内涵及意义[J]. 耿步健,葛琰芸.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8]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以淮南市为例[J]. 张琪,郑刘根,刘辉,程桦.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2)
[9]黄淮海地区乡村人—地—业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J]. 程明洋,刘彦随,蒋宁. 地理学报. 2019(08)
[1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 朱海强,贡璐,赵晶晶,张飞,许仲林. 生态学报. 2019(14)
硕士论文
[1]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戴宁.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3822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矿区生命共同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9图5.12008—2017年三道庄矿区各子系统综合指数对比从三道庄矿区生命共同体经济系统的综合指数来看,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从0.3588增加到0.6786。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矿产资源的开采带动了矿区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表明了矿区人民的生活满意度的提高的同时对矿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如图5-1所示的10年间的三道庄矿区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标的整体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91%,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在年度的数据中,中间波动的情形主要出现在2008年前后,其中综合指数的变化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三道庄矿区于2012年确定为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依据编制的《建设规划》,人类对矿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以及采取植树造林、土地复垦等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了国家资源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验收评估,达到了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从图5-1中也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三道庄矿区人类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稳定较快增长,于2017年达到顶峰。在研究时段的10年间,三道庄矿区植物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从0.3659增长到0.5692。总体稳步增长,年均增长达到5.56%,相对于人类共生子系统增速较慢。植物共生子系统综合指数增长速度较慢,是由于人类对矿区植被尤其是濒危植物保护措施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能使植物共生子系统得到短期快速的进步,并且人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植被的生长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同时存在。2010年,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来越重视矿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科学规划三道庄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系统,建立三道庄矿区生态监测与预警系统等保护措施来实现对矿区植被的保护,到2016年底累计绿化面积达213.6万平方米,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道庄矿区人类—植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初级协同发展等级,并有继续向好的趋势。图5.2三道庄矿区人类—植物共生系统耦合协调度5.3.3人类—动物共生系统“共生—协同”发展水平研究从图5.3可以看出,三道庄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从2008—2010年之间,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同发展等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影响了矿区植物种群的生长,破坏了矿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生活的栖息地,造成矿区野生动物的灭亡和迁徙;从2011年起,三道庄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为0.4074,进入到濒临失同发展等级,到2017年三道庄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为0.4729,仍然处于濒临失同发展等级,年增长率为2.29%,小于人类—植物共生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是矿区动物共生子系统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人们对矿区进行了大量的植树绿化,但是人工林地和人工草地的环境还不能引起大量动物的迁入,因此,动物共生子系统的恢复过程比较缓慢,矿区人类—动物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增长速度较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新陈代谢思想及其对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启示[J]. 彭思雯,杨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2]2000—2018年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生态时空变化特征——以临沧市为例[J]. 孙应龙,钱拴,延昊,徐玲玲,王毅,曹云.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2)
[3]粤北南岭典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与效益预评估——基于广东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框架[J]. 罗明,周妍,鞠正山,魏洪斌,张世文. 生态学报. 2019(23)
[4]生态环境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J]. 环境保护. 2019(22)
[5]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喀斯特植被生态学研究态势[J]. 王俊丽,张忠华,胡刚,付瑞玉,周元慧,陶旺兰. 生态学报. 2020(03)
[6]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J]. 陆雪飞,吴岩. 广西社会科学. 2019(11)
[7]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内涵及意义[J]. 耿步健,葛琰芸.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8]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以淮南市为例[J]. 张琪,郑刘根,刘辉,程桦.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2)
[9]黄淮海地区乡村人—地—业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J]. 程明洋,刘彦随,蒋宁. 地理学报. 2019(08)
[1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 朱海强,贡璐,赵晶晶,张飞,许仲林. 生态学报. 2019(14)
硕士论文
[1]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戴宁.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3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