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构造叠加晕在石英脉型钨矿床攻深找盲中的应用——以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8 17:29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已迫在眉睫,新方法、新技术及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创新已成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原生晕分带研究被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铅、锌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取得较好找矿效果。为了探求新的钨矿床深部找矿方法,更快速有效地圈定深部预测靶区,评价深部找矿潜力,以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为指导,对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6个中段沿脉采取的样品选择W、Sn、Mo、Bi、Cu、Zn、Ag、Li、Be、Mn、Ti、As、Sb、Co和Ni元素分析热液钨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构建盲3号脉的深部构造叠加晕模型,定位预测深部潜力靶位。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原生晕分带研究表明:Mo、Sn、Bi、Cu、Zn和Ag异常晕与矿体中心相距在60 m范围内,为近矿晕指示元素;Mn、Ti、As、Sb、Co异常晕发育于钨矿体前缘,与矿体中心相距180 m~240 m,为前缘晕指示元素。根据建立的盲3号脉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3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①、②),-25 m标高靶位1个(靶位③),-14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④、⑤),其中靶位①和靶位②已得到工程验证;同时指示盲3号脉成矿热液由深... 

【文章来源】: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0,42(04)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构造叠加晕在石英脉型钨矿床攻深找盲中的应用——以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为例


赣南盘古山钨矿区域地质简图

地质图,盘古,矿床,地质


盲3号脉属南组深部盲脉,是目前矿山主要开采对象。矿脉走向近EW,延长大于1 000 m,倾向南、倾角大于75°,坑道控制标高在35 m~665 m之间、钻探最深控制标高为17 m,赋矿围岩为震旦系变质岩。盲3号矿脉标高535 m~665 m厚度较小、矿化较差,由485 m标高往下,17 m~485 m标高矿体厚度由0.59 m~0.73 m变大到1.01 m,WO3平均品位由0.81%变大到3.20%,由浅至深,矿体厚度趋大、钨品位趋于变富。2.2 矿石特征

示意图,盘古,横剖面,深部


科钻终孔孔深2 006.12 m,穿过泥盆系及震旦-寒武系后于1 287.86 m成功揭露预测隐伏成矿花岗岩体,在805 m~950 m震旦系地层中揭露8条石英大脉钨矿体,新发现厚大的破碎蚀变岩型钨多金属富矿体,以及隐伏岩体顶部多段云英岩化、钠长石化蚀变花岗岩型钨矿化,完全实现了钻孔的科学目标[19]。其中科钻918.81 m ~919.47 m孔段揭露视厚度为7.66 m、真厚度为1.01 m,WO3平均品位3.20%的石英大脉钨多金属矿体,对应本文构造叠结晕模型预测的盲3号脉②号靶位往东未封闭部位盲矿体,见矿标高17 m,略低于矿山目前开拓最低35中段,矿山35中段沿脉坑道已成功验证②号靶位上部盲矿体,保守估计盲3号脉新发现矿体可新增WO3量应在1万吨以上,极大缓解了矿山接续资源危机。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方贵聪,童启荃,孙杰,朱国华,陈郑辉,曾载淋,刘孔隆.  矿床地质. 2014(06)
[2]赣南盘古山钨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意义[J]. 方贵聪,陈毓川,陈郑辉,曾载淋,张永忠,童启荃,孙杰,黄鸿新,郭娜欣.  地球学报. 2014(01)
[3]石英脉型钨矿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成矿定位预测——以赣南淘锡坑钨矿11号脉为例[J]. 方贵聪,陈郑辉,陈毓川,黄凡,赵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03)
[4]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钨铋(碲)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年代学研究[J]. 曾载淋,张永忠,陈郑辉,陈毓川,朱祥培,童启荃,郑兵华,周瑶.  矿床地质. 2011(05)
[5]内蒙花敖包特Pb-Zn-Ag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与深部矿体预测模型[J]. 陈永清,韩学林,赵红娟,程志中,唐宇,陈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02)
[6]云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Ⅰ号矿体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J]. 李波,韩润生,顾晓春,张羽洋.  矿产与地质. 2009(02)
[7]山西灵丘刁泉矽卡岩型银铜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J]. 李惠,张国义,李德亮,禹斌,王志远,许丽云,陈建飞.  物探与化探. 2008(05)
[8]华南深部找矿有关问题探讨[J]. 王登红,许建祥,张家菁,李水如,许以明,曾载淋,陈郑辉.  地质学报. 2008(07)
[9]大型、特大型金矿盲矿预测的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J]. 李惠,张文华,常凤池.  地质找矿论丛. 1999(03)
[10]来利山锡矿原生晕分带性研究及矿化露头评价(盲矿体预测方法研究之一)[J]. 朱章森,温世明.  物化探计算技术. 1986(03)

硕士论文
[1]赣南盘古山钨矿构造蚀变分带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D]. 黄钗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江西盘古山钨矿矿物学特征研究[D]. 于萍.长安大学 2012
[3]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预测[D]. 韩学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本文编号:3350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50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