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深部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失稳机理及稳定性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2 09:57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各行业对资源需求不断加大,而浅部资源快速枯竭,促使多数矿区已经进入千米级开采深度。大埋深使得巷道围岩多处于峰值强度后区间段内,整体表现出非线性大变形特性,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安全。经过多年研究,在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稳定性控制方面获得丰硕成果,但工程实践中仍有局限性,故研究适用性强的稳定性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GDUEK1820)“涵盖峰后大变形过程的深部巷道围岩结构演化及稳定性控制研究”,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新旺煤矿3#煤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工业试验的研究方法。总结了深部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破坏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了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失稳机理,提出了适应性较强的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稳定性控制技术,并应用于指导现场支护。以下为本文所做的几方面工作:1、通过收集矿井资料与现场试验测量,得到了新旺煤业有限公司3#煤回风大巷的巷道布置方式,巷道水文地质情况,围岩裂隙分布特征,地应力以及围岩力学参数等工程基础信息。2、结合巷道地质与围岩支护等现场情况,对深部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破坏特征...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深部峰后围岩大变形巷道失稳机理及稳定性控制研究


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曲线

示意图,组合梁,锚杆,示意图


计算得到了井筒围岩-支护力平衡关系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关系[18]。刘保国等给规主体支护锚杆(索)条件下,支护结注到实际工程中的围岩强度往往在不断结合的手段,取得了各等级围岩的平衡论研究现状形控制理论方面,学者们结合丰富的工论之一。组合梁锚固支护理论的核心观层中时,同时顶板围岩呈分层性良好且主要是通过预紧力将层状岩体积密,使。

均匀压缩,锚杆支护


以上理论在实际工程中实现,前形时,积极主动施加锚杆,进行注达到耦合支承的作用,提高围岩自道稳定状态的目标。新奥法另一重业,对于有着多年工程监测实践的映出岩体构筑物实时的稳定状态,数,保证巷道长期稳定。理论[26]过锚杆预紧力在岩体中形成分别紧力施加量超过某一范围后,“纺杆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拱锚杆在围岩体中所形成的叠加承载力的能力与锚杆间距呈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裂隙岩体巷道大变形特征与稳定性控制[J]. 余伟健,吴根水,安百富,张建.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01)
[2]断层破碎带中巷道围岩大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J]. 陈晓祥,吴俊鹏.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05)
[3]巷道蝶形破坏理论及其应用前景[J]. 赵志强,马念杰,刘洪涛,郭晓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05)
[4]深部极破碎软岩巷道失稳破坏机理及返修加固对策[J]. 彭军,刘燕.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8(08)
[5]基于主应力方向改变的深部沿空巷道非均匀大变形机理及稳定性控制[J]. 李季,马念杰,丁自伟.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04)
[6]深部巷道围岩梯度破坏机理及模型研究[J]. 左建平,魏旭,王军,刘德军,崔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03)
[7]深部巷道围岩破碎区及裂隙区分布及其支护控制[J]. 徐向东,李青锋,唐湘隆.  矿业工程研究. 2018(01)
[8]深部巷道锚杆-锚索-围岩变形协同研究[J]. 龙景奎,范子毅,刘碧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9]围压作用下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模型[J]. 王佩新,曹平,王敏,陈瑜,王聪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10]深部软弱破碎复合顶板煤巷稳定控制技术[J]. 孟庆彬,孔令辉,韩立军,李云,聂军委,李浩,高杰.  煤炭学报. 2017(10)

博士论文
[1]深部巷道耦合支承层力学分析及分层支护控制研究[D]. 彭瑞.安徽理工大学 2017
[2]软岩巷道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弱化失稳机理及稳定控制技术[D]. 王其洲.中国矿业大学 2016
[3]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过程的稳定性特征及锚固控制机理研究[D]. 牛少卿.太原理工大学 2014
[4]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 赵志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
[5]深部大跨度巷道失稳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万世文.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深部岩溶构造控水机制及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研究[D]. 牛云飞.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近距离煤柱下巷道的围岩损伤裂隙演化特征及控制研究[D]. 李国栋.中国矿业大学 2018
[3]深部巷道“双壳”支护力学模型及机理研究[D]. 董山川.河北工程大学 2017
[4]深部高应力工程软岩巷道连续“双壳”围岩控制机理研究[D]. 王仲永.河北工程大学 2016
[5]软弱破碎巷道围岩深浅承载结构力学分析及稳定控制[D]. 张小波.安徽理工大学 2014
[6]深部巷道破碎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苏鑫.太原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57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57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