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皖南金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发布时间:2021-08-23 15:31
  金家山金矿受张性或扭张性断层控制,成矿地质体为构造角砾岩,围岩为新元古代环砂组和牛屋组浊积岩。矿石自然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少量含金石英脉;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褐铁矿。通过金家山及周边地区十多年金矿勘查和分析,初步认为金家山地区金矿为低温热液交代叠加构造岩形成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文章来源】:安徽地质. 2020,30(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皖南金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安徽省祁门县金家山地区区域地质图

直方图,原生晕,岩石类型,直方图


矿区北东向褶皱与断层发育,规模较大,并侵入有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另见少量北西向中基性岩脉。区域上燕山晚期受南北应力作用较强,形成了东西向城安-镇头断裂带,并侵入了城安岩体。区内表现为自北北西向南东东的逆冲,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大断裂,晚期表现为扭张,在早期断面留有近水平擦痕,区内Au土壤异常多沿北东向断层分布。断裂是金家山金矿最直接、最重要的控矿因素,断裂活动不仅提供了成矿空间,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渗透循环提供通道,也是扩容低压区,为含矿热液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动力,使流体通过不同的通道向低压区聚集[7]。区内西坑断裂先压后张赋存Au1—Au5矿体;新发现的北东向早期挤压晚期扭张的樟源断裂见金矿化,因而张性、扭张性断裂为容矿(储矿)构造。成矿地质体为构造岩,本区构造岩金丰度值高,据采集的75件构造岩原生晕,Au元素均值达16.76mg/t,构造岩中Au富集系数K为21.76,金矿是晚期含矿流体沿早期构造岩裂隙交代浸染叠加形成。4.3 岩浆岩与成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宁国东山坞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J]. 章贤能,张长松,寇尚文.  华东地质. 2019(02)
[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丰山矿田发现新类型金矿——远端浸染型金矿床[J]. 谢桂青,韩颖霄,毛景文.  矿床地质. 2017(01)
[3]华东片区Ⅳ级成矿单元划分及成矿地质特征[J]. 骆学全,孙建东,班宜忠,张雪辉,吕劲松,张翔,肖凡.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03)
[4]安徽祁门东源斑岩型钨矿含矿岩体特征[J]. 汪应庚,王秀蓉,任明君.  安徽地质. 2013(03)
[5]安徽东源钨矿含矿斑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秦燕,王登红,吴礼彬,王克友,梅玉萍.  地质学报. 2010(04)



本文编号:335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5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