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龙矿集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09:09
西藏班公湖-怒江带是近几年新发现的藏北铜多金属成矿带,多龙矿集区位于该成矿带内,矿床以其成矿规模大、兼具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复合型成因而备受众多地质学者关注。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成果、本人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对多龙矿集区矿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特征及成岩成矿背景等相关问题综合-对比研究,最终完成硕士论文。多龙矿集区主要赋矿地层为下侏罗统曲色组(J1q)和中-下侏罗统色哇组(J1-2s),成矿相关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中酸性浅成侵入岩;矿集区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中酸性斑岩体、围岩及两者接触带内。研究区岩浆岩地球化学显示具高钾-钾玄岩系列、准铝-过铝质、碱性-钙碱性岩浆特征、且岩石轻稀土富集、具有弱负Eu异常、LILE富集、HFSE亏损,显示弧岩浆的特征;岩石各指数显示岩石形成过程中发生过较充分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岩Sr-Nd-Pb-Hf同位素数据综合显示研究区岩浆可能源于新生地壳,同时具有幔源岩浆混入,后期受到造山作用影响。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测试的拿若ZK0701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加权平...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世界斑岩型Cu-Au-Mo矿床分布图(据2015年cooke汇报资料)
图1-2斑岩型矿床岩浆类型-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时代统计柱状图(Kirkham and Dunne,1999)对斑岩型铜矿的研究最早起源于Ransome(1904)对美国亚利桑那州Bisbee浸染状铜矿野外地质观察时,提出了浸染状铜矿化与斑岩相关的认识,自此开启了对斑岩铜矿床的研究;Emmons(1918)首次命名这种与斑岩相关的浸染状铜矿为
图 1-3 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交通位置图(据孙振明,2015)1.自治区行政中心;2.县市、乡镇行政中心;3.国界线;4.主干公路;5.水系;6.湖泊;7.研究区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北西方向约 120Km 处(图 1-3),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J]. 周涛发,王世伟,袁峰,范裕,张达玉,常印佛,Noel CWHITE. 岩石学报. 2016(02)
[2]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荣那矿段安山岩成岩背景: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J]. 王勤,唐菊兴,方向,林彬,宋扬,王艺云,杨欢欢,杨超,李彦波,卫鲁杰,冯军,李力. 中国地质. 2015(05)
[3]西藏赛角铜金矿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J]. 李兴奎,李才,孙振明,吴浩. 地质通报. 2015(05)
[4]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找矿模型[J]. 陈红旗,曲晓明,范淑芳. 矿床地质. 2015(02)
[5]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方向,唐菊兴,宋杨,杨超,丁帅,王艺云,王勤,孙兴国,李玉彬,卫鲁杰,张志,杨欢欢,高轲,唐攀. 地球学报. 2015(02)
[6]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祝向平,陈华安,刘鸿飞,马东方,李光明,黄瀚霄,张红,刘朝强,卫鲁杰. 地质学报. 2015(03)
[7]西藏拿若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祝向平,陈华安,刘鸿飞,马东方,李光明,张红,刘朝强,卫鲁杰. 地质学报. 2015(01)
[8]青藏高原两个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亚系列及其“缺位找矿"之实践[J]. 唐菊兴,王勤,杨超,丁帅,郎兴海,刘鸿飞,黄勇,郑文宝,王立强,高一鸣,冯军,段吉琳,宋杨,王艺云,林彬,方向,张志,杨欢欢. 矿床地质. 2014(06)
[9]波龙铜矿区成矿斑岩同位素对岩浆源区的限制[J]. 周玉,多吉,温春齐,费光春,何阳阳. 金属矿山. 2014(10)
[10]西藏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符家骏,赵元艺,郭硕.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06)
博士论文
[1]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铜金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孙振明.吉林大学 2015
[2]南羌塘坳陷油藏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D]. 季长军.成都理工大学 2015
[3]西藏班怒西段多不杂铜矿床成因研究[D]. 何阳阳.成都理工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西藏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矿床矿石、蚀变、流体特征研究[D]. 杨超.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
[2]西藏多不杂铜(金)矿床矿化特征研究[D]. 赵洪飞.成都理工大学 2015
[3]西藏多不杂铜矿床矿石特征及成矿过程[D]. 郭显忠.成都理工大学 2014
[4]西藏荣那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解析[D]. 姚丹.成都理工大学 2014
[5]西藏拿若斑岩型铜矿大地电磁特征研究[D]. 朱丽丽.成都理工大学 2013
[6]西藏尕尔穷、多不杂铜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 王红星.成都理工大学 2013
[7]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矿床模型与应用[D]. 郭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8]西藏波龙铜矿区含矿斑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周玉.成都理工大学 2012
[9]班怒西段多不杂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D]. 何阳阳.成都理工大学 2012
[10]班怒西段多不杂铜矿床成因浅析[D]. 肖剑波.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7177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世界斑岩型Cu-Au-Mo矿床分布图(据2015年cooke汇报资料)
图1-2斑岩型矿床岩浆类型-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时代统计柱状图(Kirkham and Dunne,1999)对斑岩型铜矿的研究最早起源于Ransome(1904)对美国亚利桑那州Bisbee浸染状铜矿野外地质观察时,提出了浸染状铜矿化与斑岩相关的认识,自此开启了对斑岩铜矿床的研究;Emmons(1918)首次命名这种与斑岩相关的浸染状铜矿为
图 1-3 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交通位置图(据孙振明,2015)1.自治区行政中心;2.县市、乡镇行政中心;3.国界线;4.主干公路;5.水系;6.湖泊;7.研究区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北西方向约 120Km 处(图 1-3),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J]. 周涛发,王世伟,袁峰,范裕,张达玉,常印佛,Noel CWHITE. 岩石学报. 2016(02)
[2]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荣那矿段安山岩成岩背景: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J]. 王勤,唐菊兴,方向,林彬,宋扬,王艺云,杨欢欢,杨超,李彦波,卫鲁杰,冯军,李力. 中国地质. 2015(05)
[3]西藏赛角铜金矿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J]. 李兴奎,李才,孙振明,吴浩. 地质通报. 2015(05)
[4]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找矿模型[J]. 陈红旗,曲晓明,范淑芳. 矿床地质. 2015(02)
[5]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方向,唐菊兴,宋杨,杨超,丁帅,王艺云,王勤,孙兴国,李玉彬,卫鲁杰,张志,杨欢欢,高轲,唐攀. 地球学报. 2015(02)
[6]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祝向平,陈华安,刘鸿飞,马东方,李光明,黄瀚霄,张红,刘朝强,卫鲁杰. 地质学报. 2015(03)
[7]西藏拿若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祝向平,陈华安,刘鸿飞,马东方,李光明,张红,刘朝强,卫鲁杰. 地质学报. 2015(01)
[8]青藏高原两个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亚系列及其“缺位找矿"之实践[J]. 唐菊兴,王勤,杨超,丁帅,郎兴海,刘鸿飞,黄勇,郑文宝,王立强,高一鸣,冯军,段吉琳,宋杨,王艺云,林彬,方向,张志,杨欢欢. 矿床地质. 2014(06)
[9]波龙铜矿区成矿斑岩同位素对岩浆源区的限制[J]. 周玉,多吉,温春齐,费光春,何阳阳. 金属矿山. 2014(10)
[10]西藏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符家骏,赵元艺,郭硕.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06)
博士论文
[1]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铜金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孙振明.吉林大学 2015
[2]南羌塘坳陷油藏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D]. 季长军.成都理工大学 2015
[3]西藏班怒西段多不杂铜矿床成因研究[D]. 何阳阳.成都理工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西藏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矿床矿石、蚀变、流体特征研究[D]. 杨超.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
[2]西藏多不杂铜(金)矿床矿化特征研究[D]. 赵洪飞.成都理工大学 2015
[3]西藏多不杂铜矿床矿石特征及成矿过程[D]. 郭显忠.成都理工大学 2014
[4]西藏荣那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解析[D]. 姚丹.成都理工大学 2014
[5]西藏拿若斑岩型铜矿大地电磁特征研究[D]. 朱丽丽.成都理工大学 2013
[6]西藏尕尔穷、多不杂铜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 王红星.成都理工大学 2013
[7]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矿床模型与应用[D]. 郭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8]西藏波龙铜矿区含矿斑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周玉.成都理工大学 2012
[9]班怒西段多不杂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D]. 何阳阳.成都理工大学 2012
[10]班怒西段多不杂铜矿床成因浅析[D]. 肖剑波.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7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8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