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覆岩运动模拟研究与实测
本文关键词: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覆岩运动模拟研究与实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榆神府矿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能源基地,埋深浅、上覆厚松散层是该矿区的典型赋存特征,工作面采动容易导致地表潜水流失,破坏地表生态环境。绿色开采是采矿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保水开采是实施绿色开采的重要环节。开展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文以榆神府矿区榆树湾井田地质条件为背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埋煤层地表隔水层的采动隔水性研究(No.50574074)”和横向项目“榆树湾煤矿首分层大采高矿压及保水开采研究”为依托,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隔水层应力应变全程相似模拟技术,通过模拟实验掌握了榆树湾煤矿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覆岩运动基本规律,分析了隔水层的稳定性和保水开采的可行性。通过保水开采实践和实测,掌握了工作面的淋水及矿压显现基本规律,验证了模拟实验研究的正确性。 论文系统分析了矿区地质条件,测定了隔水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获得了隔水层岩样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基于隔水层性质,分析了隔水层模拟的关键是必须实现应力应变全程相似,特别是塑性变形相似,据此提出了隔水层相似指标并给定了相似条件,发展了相似模拟技术。根据隔水层性质,实验确定了隔水层相似材料及其配比规律,实现了粘土类隔水层的应力应变全程相似模拟。以榆树湾井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模拟实验,验证了隔水层相似材料及配比选取的正确性。通过物理相似模拟,揭示了榆树湾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覆岩运动基本规律,分析了岩层运动的“三带”特征。实验得出,近浅埋煤层顶板基岩关键层的运动对隔水层稳定性具有明显作用,粘土和黄土隔水层是保水开采的隔水关键层。在采高5m时,隔水层运动为整体弯曲下沉,隔水层的隔水性未受到破坏,隔水层总体稳定,可实现保水开采。 根据模拟实验,在近浅埋煤层榆树湾煤矿开展了实测,获得了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基本规律及顶板淋水规律,实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模拟实验结论的正确性。本论文研究为保水开采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实验方法和实践经验,可为类似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近浅埋煤层 相似模拟 覆岩运动 保水开采 现场实测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D31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11-12
- 1.2 浅埋煤层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近浅埋煤层的概念12
- 1.2.2 浅埋煤层的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3 浅埋煤层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5-17
- 1.3.1 脆性材料物理相似模拟的研究现状15-16
- 1.3.2 塑性材料的物理相似模拟研究现状16
- 1.3.3 保水开采隔水层的物理相似模拟研究现状16-17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19
- 1.4.1 研究内容17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7-19
- 2 矿区地质条件及隔水土层性能测定19-36
- 2.1 榆神府矿区地质概况19-20
- 2.2 榆神府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分析20-27
- 2.3 榆树湾井田地质概况27-31
- 2.3.1 井田地层概况27-28
- 2.3.2 井田地质概况28-31
- 2.4 粘土隔水层性能分析31-35
- 2.4.1 粘土层性质特征分析31-32
- 2.4.2 隔水层土样力学性能测定32-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3 隔水层应力应变全程相似模拟技术开发36-45
- 3.1 隔水层应力应变全程相似条件分析36-39
- 3.1.1 弹性阶段相似条件的确定36-37
- 3.1.2 塑性阶段相似条件的确定37-38
- 3.1.3 岩样与模型参数对照38-39
- 3.2 相似材料的选择39
- 3.2.1 相似材料选取的基本原则39
- 3.2.2 相似材料的选取39
- 3.3 相似配比实验39-40
- 3.4 相似材料的应力应变规律40-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4 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覆岩运动规律物理模拟研究45-60
- 4.1 实验目的45
- 4.2 实验原型地质概况45-48
- 4.2.1 所选20102 工作面概况45
- 4.2.2 模型工作面参数的确定45-48
- 4.3 物理相似模拟实验设计48-50
- 4.3.1 相似条件48-49
- 4.3.2 相似材料及配比49-50
- 4.3.3 实验方案50
- 4.4 实验结果分析50-59
- 4.4.1 基岩运动与来压规律51-56
- 4.4.2 隔水层运动与裂隙发育规律56-58
- 4.4.3 “三带”分析58-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5 近浅埋煤层覆岩运动对保水开采及矿压规律的影响分析60-64
- 5.1 关键层的影响60-61
- 5.2 顶板结构的影响61-62
- 5.3 下沉梯度的影响62-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6 近浅埋煤层榆树湾煤矿保水开采实践与工作面实测64-76
- 6.1 榆树湾保水开采实践64-67
- 6.1.1 榆树湾20102 工作面资料64-66
- 6.1.2 榆树湾20102 工作面保水开采实践66-67
- 6.2 现场工作面实测计划67-69
- 6.2.1 实测目的67-68
- 6.2.2 工作面观测内容68
- 6.2.3 观测方法与记录表68-69
- 6.3 工作面推进过程的来压规律69-71
- 6.3.1 工作面来压规律69-70
- 6.3.2 工作面来压分布特征70-71
- 6.4 工作面推进过程的淋水规律71-72
- 6.5 液压支架循环特性规律72-74
- 6.5.1 观测支架的选择72
- 6.5.2 支架循环特性规律72-74
- 6.6 模拟实验与现场实测综合对比分析74-75
- 6.6.1 模拟实验的模型与现场原型的差异74
- 6.6.2 实验与实测对比分析74-75
- 6.7 本章小结75-76
- 7 主要结论76-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附录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光志,张卫中,张东明,蔡侯荣;煤矿开采岩层移动的相似模拟实验及数值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2期
2 王向伦,李浩荡,韩桂武;放顶煤开采工艺的三维相似模拟[J];采矿技术;2004年02期
3 贾剑青,王宏图,唐建新;采煤工作面采动裂隙带的确定方法[J];中国矿业;2004年11期
4 张杰;;相似模拟实验材料的流固耦合参数测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李刚,梁冰,李凤仪;大柳塔煤矿12305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模拟[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王怀文;周宏伟;左建平;王志国;谢和平;;光测方法在岩层移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6年03期
7 杜翠凤;王宾;刘志军;梅林芳;盛建红;;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漏风特性的实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08期
8 易典;李想;;深立井硐室群动态二维物理模型实验[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5期
9 徐剑坤;马文顶;王恩元;王超;彭威;;数码位移测量仪及其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0 赵兵朝;赵国梁;李瑞斌;;全站仪在开采沉陷三维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留涛;李增华;杨永良;刘震;;基于瓦斯抽放的采空区顶板垮落规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冬鹏;梁冰;孙维吉;;抛掷爆破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金庄;;开采沉陷与建(构)筑物下采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涛;周宏伟;丁靖洋;刘金峰;张翠芳;;分形方法在描述深部开采上覆岩层裂隙发育规律中的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永波;崔海英;;老采空区覆岩失稳“活化”机理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永波;何万龙;张利民;;基于采空区活化变形规律分析的注浆处治范围确定方法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庆享;刘素花;张沛;黄克军;;浅埋煤层局部充填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模拟[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9 郝刚;吴侃;郑汝育;;地面荷载作用下老采空区上方覆岩的移动规律[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长华;基于模糊渗流理论的采场自然发火位置预测模型及其相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2 魏世明;岩体变形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俊峰;两柱掩护式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4 林海飞;综放开采覆岩裂隙演化与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及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卫晓君;“三下”条带开采局部化灾害监测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郜进海;薄层状巨厚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杆锚索支护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冯国瑞;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火明;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覆岩运动模拟研究与实测[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魏世明;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想;深立井连接硐室群动态响应规律的模型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沛;浅埋煤层上覆厚沙土层采动载荷传递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海燕;基于SVM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6 谢大平;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稳定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文岗;浅埋煤层砂土层载荷传递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8 许振华;片理结构岩体采场稳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7年
9 邓明;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测试的温度补偿方法[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10 胡光林;急倾斜坚硬顶板中厚煤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近浅埋煤层保水开采覆岩运动模拟研究与实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4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