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深度融合的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以乡村煤炭产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3 18:5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充分证明了乡村建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了研究煤炭产业的经济引领作用,也为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新方向,通过文献总结、数据对比、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很多地区以融合一二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有些地区在不适合第三产业的发展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大力发展旅游业,导致原有产业倒退,新兴产业不能带动经济发展。乡村出现产业融合程度低、创新能力差、经济带动能力弱、难以规模化、产业链短等问题。为解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煤炭产业为首的工业发展缓慢,老工业基地发展被排挤等等情况,针对乡村产业融合中煤炭产业升级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出优化路径。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产业融合的内涵
1.1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的主要观点(见表1)
1.2 产业融合的内涵
2 乡村产业融合现状
2.1 旅游文化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2.2 第二产业特点明显,与一、三产业融合度低
3 乡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3.1 第一、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退化
3.2 “同质化”严重,产品特色不突出
3.3 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优化路径匮乏
4 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5 乡村产业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其他产业
5.2 第二产业引领作用弱化,呈“倒退式”
6 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化路径
6.1 突出第二产业对资源型乡村的引领作用,第一、三产业辅助推动乡村发展
6.1.1 提升煤炭产业产品质量,深化工业生产链
6.1.2 优化升级工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6.1.3 突出第二产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
6.2 挖掘当地特色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6.3 深入产业融合,拓宽产业优化路径
7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探索将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实行规划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J]. 秦中春. 发展研究. 2019(09)
[2]产业兴,乡村才能振兴![J]. 计慧. 中国合作经济. 2019(07)
[3]助推乡村振兴 共建美好生活[J]. 曲径.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06)
[4]中国煤炭供应行业格局优化及排放[J]. 柳君波,高俊莲,徐向阳.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3)
[5]农村产业结构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刘锐.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2)
[6]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模式创新——以福建省三明市“跨村联建”为例[J]. 陈晓宏.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12)
[7]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优化升级与三产融合[J]. 刘海洋. 经济纵横. 2018(11)
[8]释放大农业聚合效应、推进特色工业发展、探索三产发展新模式 “三产融合”锻造发展新引擎——记四川省三台县[J]. 刘玉明,梁朝莹,杨莹. 智慧中国. 2018(09)
[9]乡村产业振兴及其对产业扶贫的发展启示[J]. 袁树卓,刘沐洋,彭徽.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1)
[10]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策研究[J]. 储思源. 实践与跨越. 2018(02)
本文编号:3435224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产业融合的内涵
1.1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的主要观点(见表1)
1.2 产业融合的内涵
2 乡村产业融合现状
2.1 旅游文化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2.2 第二产业特点明显,与一、三产业融合度低
3 乡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3.1 第一、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退化
3.2 “同质化”严重,产品特色不突出
3.3 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优化路径匮乏
4 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5 乡村产业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其他产业
5.2 第二产业引领作用弱化,呈“倒退式”
6 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化路径
6.1 突出第二产业对资源型乡村的引领作用,第一、三产业辅助推动乡村发展
6.1.1 提升煤炭产业产品质量,深化工业生产链
6.1.2 优化升级工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6.1.3 突出第二产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
6.2 挖掘当地特色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6.3 深入产业融合,拓宽产业优化路径
7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探索将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实行规划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J]. 秦中春. 发展研究. 2019(09)
[2]产业兴,乡村才能振兴![J]. 计慧. 中国合作经济. 2019(07)
[3]助推乡村振兴 共建美好生活[J]. 曲径.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06)
[4]中国煤炭供应行业格局优化及排放[J]. 柳君波,高俊莲,徐向阳.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3)
[5]农村产业结构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刘锐.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2)
[6]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模式创新——以福建省三明市“跨村联建”为例[J]. 陈晓宏.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12)
[7]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优化升级与三产融合[J]. 刘海洋. 经济纵横. 2018(11)
[8]释放大农业聚合效应、推进特色工业发展、探索三产发展新模式 “三产融合”锻造发展新引擎——记四川省三台县[J]. 刘玉明,梁朝莹,杨莹. 智慧中国. 2018(09)
[9]乡村产业振兴及其对产业扶贫的发展启示[J]. 袁树卓,刘沐洋,彭徽.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1)
[10]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策研究[J]. 储思源. 实践与跨越. 2018(02)
本文编号:3435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43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