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活化断层带宽度对浅埋巷道结构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22:11
  巷道等地下工程结构,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巷道穿过断层带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表明巷道衬砌结构在断层段是动力灾害突发区和重灾区。本论文采用资料调查、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试验相似材料研究,标定实验所需相似比;结合物理试验分析不同宽度断层活化错动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破坏机理及围岩体、断层带、支护结构组合结构的能量转化关系;通过数值方法模拟当错动发生时,断层带的黏滑错动属于模糊的非线性作用对衬砌-围岩-断层在断层黏化错动时应力重新分布状况及能量转换机理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研究了巷道断面围岩力学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推导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相互作用的弹簧刚度理论值;通过引入断层错动的位移响应值,计算衬砌结构弹簧刚度值,求解错动载荷模糊的问题。(2)参考统计学思想,结合相似配比试验要求,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方法设计相似材料配比模型,通过直观分析法讨论了各因素的极差,运用极差分析法对各因素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其结果为相似模拟材料标定了强度区间;结合量纲分析法对相似材料强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影响相似材料单轴抗压强度的无量纲模型,实现相似材料研究定量化。...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活化断层带宽度对浅埋巷道结构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影响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

接触应力分布,接触应力分布,二次衬砌,径向


均埋深;;算应力点的极坐标,极坐标原点位于巷道中心半径道衬砌刚度计算在断层错动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值,可以在构建应用于二次衬砌。该方法不仅解决了未对准载设计要求[50]。通过现场勘察测定断层活化百年输入值确定弹性体刚度用以设计结构设计。为采用固定板围岩的初始支撑结构,初撑被认为θ)内压的厚壁圆筒,如图 2-2 所示。?

准确称量,试件制作,拌合,模具


图 3-1 试件制作的模具Fig.3-1 Die Made by Sample增加准确性采用手动搅拌,按要求准确称量相应材料,将石序加入搅拌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缓慢加入量筒中的水,并,继续拌合 2min。材料依次用 3 个模具填充并手动压实,并将夯实量控制在5%之间顶盖,加压,将试件压制到预定的尺寸件下,将做好模具静置 30 分钟,脱模将试件做好标记,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J]. 洪开荣.  隧道建设. 2017(02)
[2]断层错动对公路隧道的影响分析[J]. 刘学增,李学锋,代志萍,谷雪影,曹自豪.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S2)
[3]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 王梦恕.  隧道建设. 2014(03)
[4]活断层错动位移下变形缝间距对隧道内力的影响[J]. 李学锋,代志萍,谷雪影,曹自豪.  隧道建设. 2014(03)
[5]75°倾角正断层黏滑错动对公路隧道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 刘学增,王煦霖,林亮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6]柔性连接隧道在正断层黏滑错动下的变形特征[J]. 刘学增,林亮伦,王煦霖,李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S2)
[7]穿越黏滑错动断层隧道减震层减震技术模型试验研究[J]. 崔光耀,王明年,于丽,林国进.  岩土工程学报. 2013(09)
[8]逆断层粘滑错动对公路隧道的影响[J]. 刘学增,林亮伦,桑运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7)
[9]75°倾角逆断层黏滑错动对公路隧道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 刘学增,林亮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2)
[10]中国铁路、隧道与地下空间发展概况[J]. 王梦恕.  隧道建设. 2010(04)

博士论文
[1]通过活断层区地铁隧道地震反应分析[D]. 赵颖.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4

硕士论文
[1]地铁隧道跨逆断层支护结构抗错动影响分级评价研究[D]. 盛越.西南交通大学 2016
[2]穿越断层隧道震害机理以及抗减震技术研究[D]. 张维庆.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工程损伤及岩土失效扩展机理研究[D]. 邵润萌.北京交通大学 2011
[4]成兰线跨断层隧道的错动破坏机理研究及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 刘恺.北京交通大学 2011
[5]高烈度地震区行波效应下断层对隧道的动力影响和加固措施研究[D]. 李旭升.西南交通大学 2010
[6]断层破碎带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 朱长安.西南交通大学 2009
[7]活动断层区公路隧道抗错断结构设计的研究[D]. 李鹏.重庆交通大学 2009
[8]穿越断层隧道震害及减震措施研究[D]. 方林.西南交通大学 2009
[9]位错模型模拟昆仑山断层不均匀错动引起的地面变形[D]. 赵大江.长安大学 2008
[10]活断层地区隧道抗震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D]. 熊良宵.成都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4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454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