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青海省祁连煤田石炭纪控煤构造及找煤远景区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7 15:56
  石炭纪是青海省第一个成煤时代,在祁连山、柴北缘、唐古拉山等赋煤带均有分布。其中,祁连山赋煤带的祁连煤田晚石炭世羊虎沟组含煤地层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含煤性较好,是青海省无烟煤重要产地,代表性煤矿有宁缠、青羊沟、阿力克、五林沟等。受成煤期后印支—燕山—喜山新构造运动的改造,使祁连煤田现今构造极为复杂,原含煤盆地被切割破坏成若干断块,有些地段被推覆构造掩盖,破坏了煤系及煤层的完整连续性,制约了在该区找煤的突破。为解决这一问题,从梳理总结祁连煤田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岩性组合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北祁连成煤期后构造改造对煤系、煤层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控煤构造样式,对找煤标志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羊虎沟组在潟湖沉积体系内泥炭沼泽沉积层段含煤性最好,提出峨堡、阿力克深部、野牛台、小八宝等找煤远景区。 

【文章来源】:能源与环保. 2020,42(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青海省祁连煤田石炭纪控煤构造及找煤远景区分析


祁连煤田石炭纪含煤地层岩性组合类型

剖面图,剖面,断裂型,构造样式


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样式在祁连煤田普遍发育,五林沟、玉石沟、青羊沟、宁缠等煤矿均见有这样的控煤构造样式。从宁缠东部煤矿的0线剖面图上可见,石炭系羊虎沟组煤系整体赋存在一个向斜构造中,向斜南北两翼各有1条逆断层相伴,破坏了该向斜两翼的完整性,形成典型的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图2)。(2)逆冲推覆构造型。

剖面图,煤矿,井田,剖面


宁缠煤矿为复式向斜构造,由2个向斜和1个背斜构造组成,滑脱面位于南向斜的南翼,外来系统由南向北推覆到中部的背斜及北向斜的南翼及核部,经后期剥蚀,形成“飞来峰”,浮在羊虎沟组含煤地层之上(图3)。滑脱面的产状极为平缓,并呈波浪起伏状态,其南锋最大倾角为40°,一般为20°左右,因其小于煤层倾角,所以对下伏的煤层影响甚微,而上覆的外来系统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来自冷龙岭主峰一带的奥陶系变质岩,也有来自南向斜翼部和核部的下石炭统、上二叠统等。该推覆构造的成因除与复向斜南翼的逆断层有关外,还可能与新生代以来祁连山与河西走廊之间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有关,促使逆断层上盘不稳定的地质体进一步顺坡向北滑动,这种逆冲推覆构造在石级沟煤矿也有发育。(3)逆冲前锋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省祁连山西北部煤田构造遥感解译[J]. 杨承伟,曹代勇,蒋艾林.  中国煤炭地质. 2017(02)
[2]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研究[J]. 王明明,张发德,鲁静,陈飞,祝铠甲,邵龙义.  煤炭科学技术. 2014(10)
[3]青海省石炭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J]. 朱迎堂,田景春,白生海,余存莲,张翔,肖玲,曹桐生.  古地理学报. 2009(04)
[4]北祁连东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J]. 阎存凤,袁剑英,赵应成.  沉积学报. 2008(02)
[5]北祁连东段石炭纪岩相古地理基本特征[J]. 佟再三,李汉业.  沉积学报. 1994(01)
[6]中国祁连山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J]. 魏春海.  地质学报. 1978(02)

博士论文
[1]中国西北赋煤区构造发育规律及构造控煤研究[D]. 王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本文编号:3461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461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