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1-11-18 22:11
  湘中锑矿带中的渣滓溪锑钨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大型脉状充填型锑矿床,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研究较少,该矿的矿石沉淀机制和成矿过程,目前尚不清楚。本次采用红外显微测温和传统显微测温相结合的方法,对渣滓溪矿区的白钨矿、辉锑矿及与其共生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矿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有四种类型,纯液相包裹体、富液相的气液包裹体、富气相的气液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该区白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7~285℃,盐度为2.4%~6.0%NaCleqv,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7~314℃,盐度为3.1%~6.2%NaCleqv;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4~269℃,盐度为0.4%~4.5%NaCleqv,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4~298℃,盐度为0.2%~5.9%NaCleqv,成矿流体为一种中温、低盐度,以H2O为主的热水溶液。该区钨矿石中的白钨矿和石英、锑矿石中的辉锑矿和石英分别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和盐度。钨矿石和锑矿石具有不同的沉淀机制,前者是由于流体混合作用导致的,而后者则是由于流体沸腾引起的。湘西浅变质... 

【文章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44(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


湘中地区锑矿床的分布图(据彭建堂等,2008)

地质图,渣滓,矿床,略图


利用红外显微镜(Olympus BX51,配有ROLERA-XR红外数码摄像头)和Linkam THMSG 600型冷热台对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分析,测试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由于红外光的强度对辉锑矿中包裹体的测温结果有显著的影响(Moritz,2006;格西等,2011;苏文超等,2015),故本次实验过程中将红外光的强度调至最低。冰点温度和均一温度的具体测温方法见Goldstein and Reynolds(1994),冰点温度和均一温度的误差分别为±0.2℃和±2℃。图3 渣滓溪锑钨矿床地质剖面图(据鲍振襄和鲍钰敏,1991;吴梦君,2015修改)

地质剖面图,渣滓,矿床,地质剖面图


渣滓溪锑钨矿床地质剖面图(据鲍振襄和鲍钰敏,1991;吴梦君,2015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湘中锡矿山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岩及其形成机制[J]. 刘守林,彭建堂,胡阿香,林芳梅,李玉坤,伍华进.  地质论评. 2017(01)
[2]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 吴迎春,吴梦君,胡绪云.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6(04)
[3]湘中锡矿山中生代煌斑岩及其成因研究[J]. 胡阿香,彭建堂.  岩石学报. 2016(07)
[4]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J]. 吴梦君.  贵州地质. 2015(04)
[5]锡矿山锑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 林芳梅,彭建堂,胡阿香,邓穆昆.  矿物学报. 2015(02)
[6]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红外显微测温学研究[J]. 苏文超,朱路艳,格西,沈能平,张兴春,胡瑞忠.  岩石学报. 2015(04)
[7]中国锑矿成矿规律概要[J]. 王永磊,徐珏,张长青,王成辉,陈郑辉,黄凡.  地质学报. 2014(12)
[8]湘中锡矿山矿区煌斑岩中捕获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彭建堂,胡阿香,张龙升,雷文艳,阳杰华,林芳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4(03)
[9]渣滓溪锑钨矿区矿化富集规律[J]. 李松,卢志文,刘大勇.  黄金. 2014(07)
[10]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 祝亚男,彭建堂,刘升友,孙玉珍.  地球化学. 2014(03)

博士论文
[1]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成因[D]. 胡雄伟.中国地质科学院 1995



本文编号:3503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03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