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县桥头花岗岩矿及其共生金矿的地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1-11-20 03:58
桥头花岗岩矿区位于滦平县城东北约35 km处,在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的同时发现了与之共生的4条金矿脉。建筑用花岗岩矿赋存在海西期花岗岩体内的燕山晚期中粗粒花岗岩中,矿体呈透镜状,厚度130~145 m。金矿脉则赋存于海西期花岗岩体的4条NNW向断裂带中,表现为燕山晚期含金石英脉体充填和脉体两侧呈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交代。大庙—娘娘庙深断裂、古北口—平泉深断裂控制了该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金矿床主要受低序次NNW向断层的控制,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文章来源】:矿产勘查. 2020,11(09)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桥头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据李宏臣,2001修编)
太古宇单塔子群燕窝铺组(Aryn)为一套中深区域变质的混合岩化强蚀变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间夹少量不规则绿泥片岩,原岩为中基性火成岩;白庙组(Arb)岩性为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原岩以火山—沉积碎屑岩为主,混合岩化作用较普遍,与下伏燕窝铺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中,燕窝铺组地层中金元素丰度值较高,是该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区域上多处金矿即赋存于此地层中(刘健权等,2016;相鹏等,2012;杨举和吕作刚,2006)。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姜家营组(Pt1j)岩性为深绿灰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浅粒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J3z)岩性主要为灰紫及紫红色流纹质凝灰角砾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凝灰岩和少量流纹岩(杨举和吕作刚,2006)。新生界第四系(Q4)主要由冲洪积相及坡积相的砾石、砂砾石层,砂、粉砂、亚砂土和亚粘土层组成,分布在沟谷、山坡边缘(图2)。1.2 区域构造特征
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主要形成吕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3个岩浆旋回的产物(杨举和吕作刚,2006)。吕梁期侵入岩主要有变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辉石角闪石岩及少量橄榄岩等;海西期侵入岩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及基性、超基性岩等;燕山期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及各类长英质脉岩等。其中,基性、超基性岩类与典型的大庙式含钒钛磁铁矿关系密切(李立兴等,2012),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及其构造裂隙中的脉岩侵入与金矿形成不无关系(赵海玲等,1997;李玉成等,2006;张强,2009;胡兵和倪克庆,2010;李先瑞等,2013)。2 矿床地质特征
本文编号:3506519
【文章来源】:矿产勘查. 2020,11(09)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桥头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据李宏臣,2001修编)
太古宇单塔子群燕窝铺组(Aryn)为一套中深区域变质的混合岩化强蚀变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间夹少量不规则绿泥片岩,原岩为中基性火成岩;白庙组(Arb)岩性为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原岩以火山—沉积碎屑岩为主,混合岩化作用较普遍,与下伏燕窝铺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中,燕窝铺组地层中金元素丰度值较高,是该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区域上多处金矿即赋存于此地层中(刘健权等,2016;相鹏等,2012;杨举和吕作刚,2006)。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姜家营组(Pt1j)岩性为深绿灰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浅粒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J3z)岩性主要为灰紫及紫红色流纹质凝灰角砾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凝灰岩和少量流纹岩(杨举和吕作刚,2006)。新生界第四系(Q4)主要由冲洪积相及坡积相的砾石、砂砾石层,砂、粉砂、亚砂土和亚粘土层组成,分布在沟谷、山坡边缘(图2)。1.2 区域构造特征
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主要形成吕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3个岩浆旋回的产物(杨举和吕作刚,2006)。吕梁期侵入岩主要有变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辉石角闪石岩及少量橄榄岩等;海西期侵入岩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及基性、超基性岩等;燕山期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及各类长英质脉岩等。其中,基性、超基性岩类与典型的大庙式含钒钛磁铁矿关系密切(李立兴等,2012),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及其构造裂隙中的脉岩侵入与金矿形成不无关系(赵海玲等,1997;李玉成等,2006;张强,2009;胡兵和倪克庆,2010;李先瑞等,2013)。2 矿床地质特征
本文编号:3506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0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