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26 18:27
谢米斯台地区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的北部,是波谢库尔-成吉思火山弧在中国境内的东延部分,属于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省波谢库尔-成吉斯-谢米斯台-沙尔布提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发育,形成于志留纪的小斑岩体及次火山岩中发育有斑岩型的铜(金)矿化。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谢米斯台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对其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基本理清了本区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条件、主要控制因素以及矿床保存条件,探讨了成矿过程,指明了斑岩型矿床找矿目标地质体,分析了深部找矿潜力,为区内早古生代斑岩型铜矿的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取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观测及室内岩(矿)相学研究,查明了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的地质特征并划分了成矿期次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赋存于布拉特矿化次火山岩(英安斑岩及流纹斑岩,分别形成于早志留世和晚志留世)中。岩石发育强烈的绿帘石化面状蚀变以及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局部出现泥化作用,发育石英脉、石英绿帘石脉、绿帘石石英脉、碳酸盐脉等多种交代、充填脉体。岩石中发育强烈的铜矿化,地表岩石近乎全岩矿化,原生硫化物主要为斑铜矿...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谢米斯台地区地质简图(据1:20万地质图修改)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暗色微粒包体,表明谢米斯台地区志留纪发育频繁的岩浆活动,且壳幔活动强烈,能够为区内的成矿作用提供良好的岩浆、热源及物源条件。目前已在形成于中志留世的布兰萨拉岩体中发现的斑岩型Cu-Au矿化以及形成于早志留世的英安斑岩及晚志留世的流纹斑岩中发现的斑岩型Cu矿化,表明区内志留世的中酸性侵入岩及次火山岩与斑岩型矿化的形成关系密切。2.1.3区域构造谢米斯台地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大致可以分为近东西向断裂、北东-南西向断裂、北西-南东向断裂及隐伏断裂。其中前三种断裂在地表均有出露,切穿了区内大部分侵入岩及地层,隐伏断裂被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主要为洪古勒楞隐伏大断裂,断裂呈东西向展布,在航测特征及野外地貌特征中均能反映。谢米斯台山南北两侧分别分布着南坡和北坡大断裂,并控制着区内侵入岩及火山岩的分布;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交汇处控制矿化次火山岩的分布。区内存在古火山机构,在遥感解译图中(图2.2)可见明显的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断裂构造。图2.2谢米斯台中东部遥感及构造解译图(王居里等,2015)2.1.4区域矿产研究区是谢米斯台-东准噶尔北缘野马泉-琼河坝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一部分,属于波谢库尔-成吉斯-谢米斯台-沙尔布提成矿带(申萍等,2015)。近年来谢米斯台地区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布兰萨拉铜金矿、莫阿特铜矿(申萍等,2010)、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火山碎屑岩,断裂构造发育,侵入岩及脉岩发育(图2.3)。图2.3布拉特地区地质简图(据王居里等,2019修改)2.2.1矿区地层矿区地层较单一(图2.3),主要为志留系谢米斯台组(S1-4x),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图2.4),局部出露较多火山角砾岩、角砾熔岩、火山集块岩,可见少量的凝灰岩。玄武岩及安山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岩石中发育有自然铜(银)矿化,英安岩及流纹岩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图2.4布拉特铜矿区地质剖面图(据胡洋,2019修改)2.2.2侵入岩矿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英安斑岩(S1ξπ)、流纹斑岩(S3λπ)、碱长花岗岩(S3ξγ)、花岗闪长岩(D1γδ)及辉绿玢岩脉(C2βμ)。其中英安斑岩(S1ξπ)及流纹斑岩(S3λπ)是含矿地质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矿化次火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成矿意义[J]. 王居里,胡洋,王敏,王建其. 岩石学报. 2019(02)
[2]新疆谢米斯台地区乌兰萨拉岩体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J]. 王敏,王居里,胡洋,王建其. 岩石学报. 2018(03)
[3]The Discovery of Late Ordovician Granodiorite in the Xiemisitai Area, Xinjiang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WANG Juli,HU Yang,WANG Jianqi,WANG 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7(06)
[4]西准噶尔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J]. 吴楚,董连慧,周刚,赵树铭,屈迅,洪涛,游军,李昊,张国梁,刘妍,徐兴旺. 新疆地质. 2016(03)
[5]新疆白杨河铍铀矿床萤石Sm-Nd和沥青铀矿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衣龙升,范宏瑞,翟明国,李月湘,马汉峰,田建吉,修晓茜. 岩石学报. 2016(07)
[6]试论新疆成矿体系与时空演化模式[J]. 董连慧,刘德权,唐延龄,冯京,屈迅,李凤鸣,田江涛,徐仕琪. 矿床地质. 2015(06)
[7]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J]. 龚一鸣,纵瑞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3)
[8]西准噶尔谢米斯台西段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J]. 杨钢,肖龙,王国灿,高睿,贺新星,鄢圣武,杨维,晏文博,周佩.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3)
[9]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山西缘中志留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构造意义[J]. 孙勇,李永军,杨高学,易善鑫,张胜龙,孙羽,王军年. 新疆地质. 2015(01)
[10]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省矿床类型、成矿系统和跨境成矿带对接[J]. 申萍,周涛发,袁峰,潘鸿迪,王居里,SEITMURATOVA Eleonora. 岩石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新疆谢米斯台地区晚奥陶世—早泥盆世岩浆演化及其对铜成矿的制约[D]. 胡洋.西北大学 2019
[2]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及邻区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王琳琳.吉林大学 2018
[3]新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靶区预测[D]. 屈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硕士论文
[1]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地区中—基性火山岩及其矿化特征[D]. 王敏.西北大学 2017
[2]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矿床的蚀变特征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D]. 李高峰.合肥工业大学 2015
[3]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D]. 吴建.合肥工业大学 2015
[4]黑龙江省多宝山Cu-Au成矿带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D]. 杜英杰.吉林大学 2012
[5]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D]. 周雄.成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20695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谢米斯台地区地质简图(据1:20万地质图修改)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暗色微粒包体,表明谢米斯台地区志留纪发育频繁的岩浆活动,且壳幔活动强烈,能够为区内的成矿作用提供良好的岩浆、热源及物源条件。目前已在形成于中志留世的布兰萨拉岩体中发现的斑岩型Cu-Au矿化以及形成于早志留世的英安斑岩及晚志留世的流纹斑岩中发现的斑岩型Cu矿化,表明区内志留世的中酸性侵入岩及次火山岩与斑岩型矿化的形成关系密切。2.1.3区域构造谢米斯台地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大致可以分为近东西向断裂、北东-南西向断裂、北西-南东向断裂及隐伏断裂。其中前三种断裂在地表均有出露,切穿了区内大部分侵入岩及地层,隐伏断裂被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主要为洪古勒楞隐伏大断裂,断裂呈东西向展布,在航测特征及野外地貌特征中均能反映。谢米斯台山南北两侧分别分布着南坡和北坡大断裂,并控制着区内侵入岩及火山岩的分布;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交汇处控制矿化次火山岩的分布。区内存在古火山机构,在遥感解译图中(图2.2)可见明显的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断裂构造。图2.2谢米斯台中东部遥感及构造解译图(王居里等,2015)2.1.4区域矿产研究区是谢米斯台-东准噶尔北缘野马泉-琼河坝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一部分,属于波谢库尔-成吉斯-谢米斯台-沙尔布提成矿带(申萍等,2015)。近年来谢米斯台地区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布兰萨拉铜金矿、莫阿特铜矿(申萍等,2010)、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火山碎屑岩,断裂构造发育,侵入岩及脉岩发育(图2.3)。图2.3布拉特地区地质简图(据王居里等,2019修改)2.2.1矿区地层矿区地层较单一(图2.3),主要为志留系谢米斯台组(S1-4x),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图2.4),局部出露较多火山角砾岩、角砾熔岩、火山集块岩,可见少量的凝灰岩。玄武岩及安山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岩石中发育有自然铜(银)矿化,英安岩及流纹岩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图2.4布拉特铜矿区地质剖面图(据胡洋,2019修改)2.2.2侵入岩矿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英安斑岩(S1ξπ)、流纹斑岩(S3λπ)、碱长花岗岩(S3ξγ)、花岗闪长岩(D1γδ)及辉绿玢岩脉(C2βμ)。其中英安斑岩(S1ξπ)及流纹斑岩(S3λπ)是含矿地质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矿化次火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成矿意义[J]. 王居里,胡洋,王敏,王建其. 岩石学报. 2019(02)
[2]新疆谢米斯台地区乌兰萨拉岩体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J]. 王敏,王居里,胡洋,王建其. 岩石学报. 2018(03)
[3]The Discovery of Late Ordovician Granodiorite in the Xiemisitai Area, Xinjiang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WANG Juli,HU Yang,WANG Jianqi,WANG 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7(06)
[4]西准噶尔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J]. 吴楚,董连慧,周刚,赵树铭,屈迅,洪涛,游军,李昊,张国梁,刘妍,徐兴旺. 新疆地质. 2016(03)
[5]新疆白杨河铍铀矿床萤石Sm-Nd和沥青铀矿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衣龙升,范宏瑞,翟明国,李月湘,马汉峰,田建吉,修晓茜. 岩石学报. 2016(07)
[6]试论新疆成矿体系与时空演化模式[J]. 董连慧,刘德权,唐延龄,冯京,屈迅,李凤鸣,田江涛,徐仕琪. 矿床地质. 2015(06)
[7]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J]. 龚一鸣,纵瑞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3)
[8]西准噶尔谢米斯台西段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J]. 杨钢,肖龙,王国灿,高睿,贺新星,鄢圣武,杨维,晏文博,周佩.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3)
[9]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山西缘中志留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构造意义[J]. 孙勇,李永军,杨高学,易善鑫,张胜龙,孙羽,王军年. 新疆地质. 2015(01)
[10]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省矿床类型、成矿系统和跨境成矿带对接[J]. 申萍,周涛发,袁峰,潘鸿迪,王居里,SEITMURATOVA Eleonora. 岩石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新疆谢米斯台地区晚奥陶世—早泥盆世岩浆演化及其对铜成矿的制约[D]. 胡洋.西北大学 2019
[2]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及邻区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王琳琳.吉林大学 2018
[3]新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靶区预测[D]. 屈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硕士论文
[1]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地区中—基性火山岩及其矿化特征[D]. 王敏.西北大学 2017
[2]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矿床的蚀变特征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D]. 李高峰.合肥工业大学 2015
[3]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D]. 吴建.合肥工业大学 2015
[4]黑龙江省多宝山Cu-Au成矿带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D]. 杜英杰.吉林大学 2012
[5]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D]. 周雄.成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20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2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