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强龙铜钼矿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0 03:10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强龙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该段最具代表性的斑岩型铜矿床——朱诺。朱诺矿床的发现使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勘查区域向西延伸了数百公里,使其有望发展成为巨型斑岩铜矿带。然而,近年来勘查的强龙斑岩型铜(钼)调查评价,标志着冈底斯成矿带朱诺斑岩型铜矿床以西仍然存在斑岩型铜(钼)矿床,因而对强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Pb、Zn、Ag元素组合异常图
聚类分析是根据样品自身的属性,用数据方法按照某些相似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品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对样品进行聚类。根据样品之间的数据特征将不同的元素进行分类称R型聚类分析。测区内4770件土壤样品的8种元素分析数据用GeoIPAS V3.2化探专业版进行R型聚类分析,对8种元素的组合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图4)。从谱系图上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在0.47水平上,可划分为两个重要的元素组合,第一元素组合为Cu、Mo、W、Sn元素组合,其中Cu、W元素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62,该组合为典型的高温元素组合,这也说明Cu与岩浆岩关系较密切,是寻找矿区内铜钼矿的重要指示元素组合。第二组合为Pb、Zn、Ag元素组合,Pb、Ag元素相关系数达0.6,这一组合为典型的中温元素组合,也说明铅锌矿与铜矿不同成因类型,是矿区内寻找铅锌矿的重要指示元素组合。Au与Ag元素相关系数在0.26。
1:1万土壤测量显示结果,强龙矿区Cu元素最高值为589×10-6,全区平均值34.5×10-6,Mo最高值为610×10-6,全区平均值6.26×10-6,与铜元素异常对应较好,但面积大于铜异常,异常呈近北东东向串珠状断续展布;Pb元素最高值为6028×10-6,全区平均值85.7×10-6。铅、锌、银元素总体上看基本分布在铜钼异常外围,部分与铜异常重合,且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2.2.4 异常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高某高硫铜矿石伴生金银指标的试验研究[J]. 谭欣,王中明,刘书杰,凌石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2)
[2]提高拉拉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选矿新工艺研究[J]. 严伟平,陈晓青,周家云,杨进忠,毛益林. 矿产综合利用. 2016(06)
本文编号:3531796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Pb、Zn、Ag元素组合异常图
聚类分析是根据样品自身的属性,用数据方法按照某些相似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品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对样品进行聚类。根据样品之间的数据特征将不同的元素进行分类称R型聚类分析。测区内4770件土壤样品的8种元素分析数据用GeoIPAS V3.2化探专业版进行R型聚类分析,对8种元素的组合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图4)。从谱系图上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在0.47水平上,可划分为两个重要的元素组合,第一元素组合为Cu、Mo、W、Sn元素组合,其中Cu、W元素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62,该组合为典型的高温元素组合,这也说明Cu与岩浆岩关系较密切,是寻找矿区内铜钼矿的重要指示元素组合。第二组合为Pb、Zn、Ag元素组合,Pb、Ag元素相关系数达0.6,这一组合为典型的中温元素组合,也说明铅锌矿与铜矿不同成因类型,是矿区内寻找铅锌矿的重要指示元素组合。Au与Ag元素相关系数在0.26。
1:1万土壤测量显示结果,强龙矿区Cu元素最高值为589×10-6,全区平均值34.5×10-6,Mo最高值为610×10-6,全区平均值6.26×10-6,与铜元素异常对应较好,但面积大于铜异常,异常呈近北东东向串珠状断续展布;Pb元素最高值为6028×10-6,全区平均值85.7×10-6。铅、锌、银元素总体上看基本分布在铜钼异常外围,部分与铜异常重合,且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2.2.4 异常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高某高硫铜矿石伴生金银指标的试验研究[J]. 谭欣,王中明,刘书杰,凌石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2)
[2]提高拉拉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选矿新工艺研究[J]. 严伟平,陈晓青,周家云,杨进忠,毛益林. 矿产综合利用. 2016(06)
本文编号:3531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3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