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0:22
通过对目的层层间氧化分带岩石学、地球化学指标、常量元素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初步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1)将军庙地区的层间氧化带可分为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过渡带和原生还原带;(2)研究区氧化作用存在长时期间断,造成过渡带铀富集较弱,矿带范围较局限;(3)SiO2、MgO和TiO2与铀元素的富集具一定相关性。
【文章来源】:新疆地质. 2020,38(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区域地质略图;(b)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c)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带性最明显的标志是后生蚀变的分带性,主要表现为各分带岩石学特征的不同,包括颜色、蚀变矿物和蚀变现象。含氧层间水在砂岩层间渗流运移,不断将原生还原砂岩氧化,形成氧化带;随着水动力减弱或负载流体遇到岩性分叉或尖灭等情况,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还原障,同时在吸附剂作用下,铀富集沉积,形成过渡带(铀矿石带);在砂体连通性较好的层间顺流体运移方向,在过渡带前方未受到含氧水改造的砂体为原生还原带。通过岩心观察和岩矿分析,可根据砂岩颜色、蚀变现象等将研究区层间氧化带分为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过渡带和原生还原带。强氧化亚带以褐黄色、黄色为主(图3-a,b),局部为褐红色、红褐色,发育强褐铁矿化,碳屑、黄铁矿等完全被氧化,且发育弱粘土化。
原生还原带以灰色、灰白色为主,富含碳化植物碎屑或茎秆(图3-f),发育高岭石化,铁质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少见菱铁矿,以草莓瘤状或它形颗粒状为主(图3-f)。4 层间氧化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侏罗系铀成矿模式研究[J]. 唐湘飞,王果,张占峰,李炎龙,吴声明,李承龙. 地质论评. 2018(03)
[2]新疆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统铀成矿控制因素与找矿前景[J]. 杜杰,唐湘飞. 铀矿地质. 2017(03)
[3]我国砂岩型铀矿分带特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付勇,魏帅超,金若时,李建国,奥琮. 地质学报. 2016(12)
[4]准噶尔盆地铀矿地质工作回顾及今后找矿方向[J]. 王果,王国荣,鲁克改,唐湘飞. 铀矿地质. 2016(06)
[5]八仙口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的地球化学特征[J]. 尚高峰,乔海明,宋哲,刘治国. 地球科学进展. 2012(S1)
[6]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带及对铀矿的控制作用[J]. 陈宏斌,徐高中,李卫红,贾恒,何永振. 铀矿地质. 2007(06)
[7]新疆伊犁盆地511砂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机理研究[J]. 王正其,李子颖,管太阳,张国玉. 矿床地质. 2006(03)
[8]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J]. 何登发,翟光明,况军,张义杰,石昕. 地质科学. 2005(02)
[9]试论伊犁盆地库捷尔太铀矿床常量元素的活动性[J]. 王金平,闵茂中,彭新建,陈跃辉,朱西养. 地质论评. 2005(02)
[10]吐哈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J]. 吴伯林,权志高,魏观辉,彭新建,王金平,李占游,徐高中,刘池阳,张复新. 矿床地质. 2005(01)
本文编号:3541248
【文章来源】:新疆地质. 2020,38(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区域地质略图;(b)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c)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带性最明显的标志是后生蚀变的分带性,主要表现为各分带岩石学特征的不同,包括颜色、蚀变矿物和蚀变现象。含氧层间水在砂岩层间渗流运移,不断将原生还原砂岩氧化,形成氧化带;随着水动力减弱或负载流体遇到岩性分叉或尖灭等情况,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还原障,同时在吸附剂作用下,铀富集沉积,形成过渡带(铀矿石带);在砂体连通性较好的层间顺流体运移方向,在过渡带前方未受到含氧水改造的砂体为原生还原带。通过岩心观察和岩矿分析,可根据砂岩颜色、蚀变现象等将研究区层间氧化带分为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过渡带和原生还原带。强氧化亚带以褐黄色、黄色为主(图3-a,b),局部为褐红色、红褐色,发育强褐铁矿化,碳屑、黄铁矿等完全被氧化,且发育弱粘土化。
原生还原带以灰色、灰白色为主,富含碳化植物碎屑或茎秆(图3-f),发育高岭石化,铁质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少见菱铁矿,以草莓瘤状或它形颗粒状为主(图3-f)。4 层间氧化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侏罗系铀成矿模式研究[J]. 唐湘飞,王果,张占峰,李炎龙,吴声明,李承龙. 地质论评. 2018(03)
[2]新疆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统铀成矿控制因素与找矿前景[J]. 杜杰,唐湘飞. 铀矿地质. 2017(03)
[3]我国砂岩型铀矿分带特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付勇,魏帅超,金若时,李建国,奥琮. 地质学报. 2016(12)
[4]准噶尔盆地铀矿地质工作回顾及今后找矿方向[J]. 王果,王国荣,鲁克改,唐湘飞. 铀矿地质. 2016(06)
[5]八仙口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的地球化学特征[J]. 尚高峰,乔海明,宋哲,刘治国. 地球科学进展. 2012(S1)
[6]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带及对铀矿的控制作用[J]. 陈宏斌,徐高中,李卫红,贾恒,何永振. 铀矿地质. 2007(06)
[7]新疆伊犁盆地511砂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机理研究[J]. 王正其,李子颖,管太阳,张国玉. 矿床地质. 2006(03)
[8]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J]. 何登发,翟光明,况军,张义杰,石昕. 地质科学. 2005(02)
[9]试论伊犁盆地库捷尔太铀矿床常量元素的活动性[J]. 王金平,闵茂中,彭新建,陈跃辉,朱西养. 地质论评. 2005(02)
[10]吐哈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J]. 吴伯林,权志高,魏观辉,彭新建,王金平,李占游,徐高中,刘池阳,张复新. 矿床地质. 2005(01)
本文编号:3541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4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