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山地区康山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发布时间:2021-12-28 18:03
康山金矿田属于秦岭造山带的北部逆冲褶皱带,位于东西向马超营断裂与北东向上宫—星星印断裂的交汇处,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北东向次级断裂中,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及少量石英脉型,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是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通过搜集康山金矿田内成矿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低盐度、中等密度、含CO2的H2O-NaCl体系;成矿物质来自结晶基底太华岩群;大气降水与岩浆流体的混合,以及温度的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成矿特征,建立了康山金矿田成矿模式。
【文章来源】:黄金. 2020,41(1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康山金矿田区域地质图
康山金矿田地质构造略图(据文献[1]修改)
表2 康山金矿田矿石中石英氢氧同位素特征 矿田/岩体 样品编号 岩(矿)石 测试矿物 δDV-SMOW/‰ δ18OH2O/‰ δ18OV-SMOW/‰ 参考文献 FH631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62.1 7.7 13.9 FH613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64.2 6.9 13.1 [3] FH614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72.2 3.1 13.1 FH632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73.2 3.9 13.9 K8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75.4 9.7 15.9 康山金矿田 K8-1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83.9 9.4 15.6 K12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72.8 5.8 11.9 K3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71.4 3.8 14.9 [4] K4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81.5 5.1 16.2 K5-2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92.1 3.7 14.8 K13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81.0 4.8 15.9 K14 碳酸盐-石英细脉(Ⅲ) 石英 -85.9 -3.6 14.3 太华岩群 Fh672 混合岩 石英 -24.5 6.8 9.9 [3] Fh661 伟晶岩 石英 -27.6 5.8 9.9康山金矿田成矿第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富集Au、Ag、Pb、Zn为主,成矿流体温度为中低温度(195 ℃~236 ℃),弱酸性(pH值为5.63),以Na+、Cl-为主,Au、Ag等成矿元素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迁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康山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及流体作用模式的印证[J]. 王海华,陈衍景,高秀丽. 矿床地质. 2001(02)
[2]河南省康山金矿田控矿因素简析[J]. 杨登美,王明卫. 河南地质. 2001(01)
[3]流体包裹体与金矿床的成矿及勘探评价[J]. 范宏瑞,谢奕汉,王英兰. 贵金属地质. 1997(03)
[4]河南省栾川县康山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J]. 卢建波,王明卫.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7(03)
[5]东秦岭含钼花岗岩的地质特征[J]. 罗铭玖,林潜龙,卢欣祥,陈铁华. 河南地质. 1993(01)
本文编号:3554491
【文章来源】:黄金. 2020,41(1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康山金矿田区域地质图
康山金矿田地质构造略图(据文献[1]修改)
表2 康山金矿田矿石中石英氢氧同位素特征 矿田/岩体 样品编号 岩(矿)石 测试矿物 δDV-SMOW/‰ δ18OH2O/‰ δ18OV-SMOW/‰ 参考文献 FH631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62.1 7.7 13.9 FH613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64.2 6.9 13.1 [3] FH614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72.2 3.1 13.1 FH632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73.2 3.9 13.9 K8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75.4 9.7 15.9 康山金矿田 K8-1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83.9 9.4 15.6 K12 石英黄铁矿矿石(Ⅰ) 石英 -72.8 5.8 11.9 K3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71.4 3.8 14.9 [4] K4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81.5 5.1 16.2 K5-2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92.1 3.7 14.8 K13 多金属硫化物矿石(Ⅱ) 石英 -81.0 4.8 15.9 K14 碳酸盐-石英细脉(Ⅲ) 石英 -85.9 -3.6 14.3 太华岩群 Fh672 混合岩 石英 -24.5 6.8 9.9 [3] Fh661 伟晶岩 石英 -27.6 5.8 9.9康山金矿田成矿第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富集Au、Ag、Pb、Zn为主,成矿流体温度为中低温度(195 ℃~236 ℃),弱酸性(pH值为5.63),以Na+、Cl-为主,Au、Ag等成矿元素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迁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康山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及流体作用模式的印证[J]. 王海华,陈衍景,高秀丽. 矿床地质. 2001(02)
[2]河南省康山金矿田控矿因素简析[J]. 杨登美,王明卫. 河南地质. 2001(01)
[3]流体包裹体与金矿床的成矿及勘探评价[J]. 范宏瑞,谢奕汉,王英兰. 贵金属地质. 1997(03)
[4]河南省栾川县康山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J]. 卢建波,王明卫.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7(03)
[5]东秦岭含钼花岗岩的地质特征[J]. 罗铭玖,林潜龙,卢欣祥,陈铁华. 河南地质. 1993(01)
本文编号:3554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5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