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隅角瓦斯治理及采空区漏风流场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隅角瓦斯治理及采空区漏风流场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综合机械化采煤开采强度大、生产集中、推进速度快,形成较大面积的采空区,从而聚集大量的瓦斯,常常造成工作面及回风流(尤其是上隅角)瓦斯超限,严重地制约了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 论文中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并进行了分析,认识到抽放采空区瓦斯是防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一个重要途径。对采空区埋管、瓦斯尾巷、高抽巷这三种采空区瓦斯抽放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模拟了采用这三种抽放方法时采空区内的风流分布,得到实施这三种瓦斯抽放方法后采空区的风流分布图,将其与正常通风时采空区的风流分布图进行比较,发现瓦斯抽放导致了采空区漏风范围的扩大,为采空区遗煤充分供氧,促使自燃氧化范围扩大,大大地增加了采空区自燃的危险性。 针对以上三种瓦斯治理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采空区设置充填带、在上隅角安设瓦斯专用抽放风筒的新措施,并进行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如下结果:在采空区内布置充填带,人为的将采空区分成两部分,,既减少了向采空区内漏风的范围,降低了从采空区涌入工作面的瓦斯量,又使氧化带的范围有了明显的缩小,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在工作面靠近上隅角区域内设置瓦斯专用抽放风筒,对该区域内的高浓度瓦斯进行合理的抽放,既降低了上隅角瓦斯浓度,还可以在满足工作面及人员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工作面风量,降低工作面两端的压差,最终在防治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同时还降低了采空区自然发火灾害,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上隅角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数值模拟 相似材料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D71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6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上隅角瓦斯治理研究现状11-13
- 1.2.2 采空区遗煤自燃与漏风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目标15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5-16
- 2 采空区瓦斯治理研究16-23
- 2.1 采空区瓦斯来源及分布规律16-17
- 2.1.1 采空区瓦斯来源16
- 2.1.2 采空区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16-17
- 2.2 采空区瓦斯抽放方法17-23
- 2.2.1 采空区瓦斯抽放方法分类17
- 2.2.2 高位钻场抽放瓦斯法17-19
- 2.2.3 高抽巷抽放瓦斯法19-20
- 2.2.4 埋管抽放瓦斯法20-21
- 2.2.5 尾巷抽放瓦斯法21
- 2.2.6 地面钻孔抽瓦斯法21-23
- 3 综采面采空区数学模型的建立23-32
- 3.1 控制微分方程的理论意义23-24
- 3.2 采空区瓦斯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24-32
- 3.2.1 模型概述24-25
- 3.2.2 采空区气体流态分析25
- 3.2.3 采空区渗流控制方程25-27
- 3.2.4 采空区瓦斯渗流的数学模型27-32
- 4 综采面采空区风流场数值模拟32-45
- 4.1 采空区建模及网格划分32-33
- 4.2 采空区风流分布数值模拟33-45
- 4.2.1 采空区只有漏风时的风流分布33-36
- 4.2.2 采空区设置瓦斯尾巷时的风流分布36-38
- 4.2.3 采空区设置瓦斯抽放管时的风流分布38-41
- 4.2.4 采空区设置高抽巷时的风流分布41-45
- 5 综采面采空区漏风相似材料模拟45-60
- 5.1 模型简介45-52
- 5.1.1 相似原理45-46
- 5.1.2 模型构架46-48
- 5.1.3 充填材料的选择48
- 5.1.4 对实验台加压48-50
- 5.1.5 测点布置50-51
- 5.1.6 数据采集51-52
- 5.2 模拟结果及结果分析52-55
- 5.3 治理方案设计与实施55-60
- 5.3.1 薄及中厚煤层充填带实验56-57
- 5.3.2 上隅角抽放实验57-60
- 6 结论与展望60-61
- 6.1 结论60
- 6.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作者简历64-66
- 学位论文数据集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AL GAS 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J];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1994年01期
2 陈长华;王真;;采空区自然发火位置相似模拟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3 卢国斌;耿铭;;采空区煤自燃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4 赵聪;陈长华;;基于模糊渗流理论的采场自然发火[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5 朱敏;陈长华;李建林;;基于模糊渗流理论的采场上隅角瓦斯治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6 高振华;王自宏;;低瓦斯矿井中高瓦斯区域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S1期
7 王晔;王宁;康怀宇;梁俊芳;;采用工艺巷防止高瓦斯易自燃综放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秦跃平;宋宜猛;罗维;丁元伟;;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09年04期
9 王孔善;;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J];煤炭科技;2009年03期
10 马魁;王德民;毕强;杨俊民;;高瓦斯易自燃综放面自燃危害的综合防治[J];煤矿安全;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长华;基于模糊渗流理论的采场自然发火位置预测模型及其相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上隅角瓦斯治理及采空区漏风流场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