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辽南大东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01 04:21
  大东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东古裂谷的西端。矿体主要产于古元古界盖县岩组二段绢云千枚岩内,呈似层状、透镜状、褶皱状、脉状,受NWW向褶皱构造和NE向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少量碳酸盐化。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另有少量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岩浆热液期为主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无矿石英阶段(1)、石英-金-毒砂-黄铁矿阶段(2)、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4),其中(2)和(3)阶段为金主要成矿阶段。该矿床岩浆热液期石英中发育5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Ⅲ型)、CO2-H2O三相包裹体(Ⅳ型)和单相包裹体(Ⅴ型)。Ⅲ-1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5~482℃,w(NaCleq)5.86%~34.51%;Ⅲ-2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11~450℃,w(NaCleq)1.91%~33.59%;Ⅲ-3阶... 

【文章来源】:矿床地质. 2020,3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23 页

【部分图文】:

辽南大东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大东沟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a,据Zhao et al.,2013修改)和区域地质图(b,据辽宁省地质调查院,2001修改)

照片,金矿,标本,照片


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网脉状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型、磁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型、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矿化绢云千枚岩型等。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另有少量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镜下可见自然金与银金矿主要呈粒间金(图5a)、裂隙金(图5b)的形式产出在黄铁矿、毒砂和石英中。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少量方解石、电气石和绿泥石等。矿石结构以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为主(图5c),次为碎裂结构(图5d)、胶状结构。矿石构造多为脉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图5e、f)、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图5g、h)、浸染状构造(图5i)、皱纹状构造(图5j)、香肠状构造(图5k)、块状构造以及压力影(图5l)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少量碳酸盐化,其中,碳酸盐化为成矿期后蚀变,以方解石细脉充填于岩石节理裂隙中,局部形成网脉状。硅化,呈乳白色或淡灰色,他形粒状,集合体条带状、团块状,主要分布于黄铁矿及磁黄铁矿粒间及缝隙中;绢云母化,岩石呈浅灰色,绢云母微细鳞片状,绢云母含量70%~80%,呈面状或带状,主要分布于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内浅灰色绢云千枚岩中;绿泥石化,岩石呈浅灰绿色,多呈条带状,绿泥石含量5%~8%,为近矿围岩蚀变。大东沟金矿床金成矿作用以岩浆热液作用为主,根据矿物的产出特征、共生组合及脉体穿插关系,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图4):

地质图,辽宁省,大队,金矿


大东沟金矿0线地质剖面图(0线位置见图2)(据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2017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东大东沟金矿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李浩,李勇,马双,王鹏,魏巍,樊金虎,郑军,刘怀金.  地质通报. 2019(09)
[2]辽东地区金矿床类型、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J]. 曾庆栋,陈仁义,杨进辉,孙国涛,俞炳,王永彬,陈沛文.  岩石学报. 2019(07)
[3]辽宁省盖州市大东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 赵洪振.  吉林地质. 2019(01)
[4]辽宁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刘军,刘福兴,李生辉,段超.  现代地质. 2018(04)
[5]辽宁猫岭大型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刘军,李铁刚,段超.  地质通报. 2018(07)
[6]南辽河群盖县组的重新厘定:来自辽南地区黄花甸-苏子沟一带变质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 王舫,刘福来,刘平华,蔡佳,冀磊,刘利双,田忠华.  岩石学报. 2018(04)
[7]胶-辽-吉造山带北辽河变基性岩的成因、地球化学属性及其构造意义[J]. 许王,刘福来,刘超辉.  岩石学报. 2017(09)
[8]辽宁卧龙泉地区金厂沟—猫岭金成矿带特征及成因[J]. 肖鹏.  化工矿产地质. 2017(02)
[9]辽宁白云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J]. 杨凤超,宋运红,柴鹏,李斌.  矿物岩石. 2017(01)
[10]辽宁白云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J]. 郝立波,赵昕,赵玉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2)

博士论文
[1]辽东中生代岩浆活动及金铀成矿作用[D]. 成曦晖.北京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61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61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