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调整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5:16
本文关键词: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调整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机械化采煤的广泛应用以及煤炭资源地质条件的不断恶化造成煤泥呈现微细化,且煤泥中脉石矿物含量大,煤泥灰分高、可浮性差,于是产生了煤泥的高泥化低选择性问题,影响浮选效果。合适的浮选调整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浮选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煤泥的高泥化低选择性带来的浮选问题。本论文以大远矿选煤厂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抑制剂、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分散剂等不同种类的浮选调整剂进行浮选试验,筛选出多种有利于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的调整剂。 氧化淀粉能够降低精煤灰分,提高浮选完善指标。当氧化淀粉用量为500g/t时,精煤灰分由12.51%降为11.32%,精煤产率仅降低7.45个百分点。浮选完善指标由41.22%升高到42.90%。氧化淀粉对煤泥浮选具有选择性抑制效果,可以作为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的选择性抑制剂。 六偏磷酸钠能够降低精煤灰分,增加尾煤灰分,使可燃体回收率显著增加,浮选完善指标大幅度上升。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2000g/t时,精煤灰分由13.32%降为12.59%,浮选完善指标由40.98%增加到44.64%。六偏磷酸钠能够增加细颗粒表面电位绝对值,改善矿浆颗粒分散性,显著提高各项浮选指标,可作为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调整剂。 碳酸钠能够明显降低精煤灰分,浮选完善指标显著增加。当碳酸钠用量为2000g/t时,精煤灰分由13.31%降为12.57%,,浮选完善指标由40.98%增加为42.58%。碳酸钠能够增加细颗粒表面电位绝对值,使细颗粒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进而改善煤泥浮选效果,可作为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调整剂。 不同模数水玻璃都能够明显降低精煤灰分,用量为2000g/t左右时浮选效果最好。当用量2000g/t时,m=3的水玻璃使精煤灰分由13.32%降为12.16%,精煤产率达到74.37%,浮选完善指标达到42.46%。水玻璃能够增加细颗粒表面电位绝对值,使细颗粒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消除煤泥浮选过程中细泥的影响,同时能够对脉石矿物起到抑制作用,可作为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调整剂。
【关键词】:煤泥 浮选 高泥化 低选择性 调整剂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9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
-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11-12
- 1.3 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研究现状12-19
- 1.3.1 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成因分析12-13
- 1.3.2 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行为分析13-14
- 1.3.3 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设备与方法14-16
- 1.3.4 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药剂研究16-19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9-21
- 第二章 试验煤样、药剂及研究方法21-31
- 2.1 煤样性质21-24
- 2.1.1 工业分析21
- 2.1.2 粒度分析21-22
- 2.1.3 X-射线衍射分析22-23
- 2.1.4 精煤尾煤浮选试验23-24
- 2.2 试验设计24-26
- 2.2.1 试验仪器与药剂24-25
- 2.2.2 研究方法与评定指标25-26
- 2.3 煤泥可浮性试验研究26-29
- 2.3.1 捕收剂选择试验26-27
- 2.3.2 药剂用量试验27-28
- 2.3.3 脱泥浮选试验28
- 2.3.4 分步释放试验28-29
- 2.4 小结29-31
- 第三章 淀粉类药剂浮选试验研究31-43
- 3.1 原淀粉浮选试验研究31-34
- 3.1.1 玉米淀粉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1-32
- 3.1.2 土豆淀粉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2-33
- 3.1.3 红薯淀粉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3-34
- 3.2 变性淀粉浮选试验研究34-40
- 3.2.1 乙酰化己二酸双淀粉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4-35
- 3.2.2 阳离子淀粉醚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5-36
- 3.2.3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6-37
- 3.2.4 羟丙基淀粉醚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7-38
- 3.2.5 羟丙基磷酸双淀粉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8-39
- 3.2.6 氧化淀粉对煤泥浮选的影响39-40
- 3.3 淀粉类药剂浮选作用机理分析40-41
- 3.4 小结41-43
- 第四章 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浮选试验研究43-57
- 4.1 聚丙烯酰胺类药剂浮选试验研究43-50
- 4.1.1 NPAM 对煤泥浮选的影响43-46
- 4.1.2 APAM 对煤泥浮选的影响46-48
- 4.1.3 CPAM 对煤泥浮选的影响48-50
- 4.2 无机凝聚剂浮选试验研究50-53
- 4.2.1 CaCl_2对煤泥浮选的影响51-52
- 4.2.2 MgCl_2对煤泥浮选的影响52-53
- 4.2.3 AlCl_3对煤泥浮选的影响53
- 4.3 聚丙烯酰胺类药剂与无机凝聚剂浮选作用机理分析53-55
- 4.4 小结55-57
- 第五章 分散剂浮选试验研究57-67
- 5.1 (NaPO_3)_6浮选试验研究57-58
- 5.2 Na_2CO_3与 NaOH 浮选试验研究58-60
- 5.2.1 Na_2CO_3对煤泥浮选的影响58-59
- 5.2.2 NaOH 对煤泥浮选的影响59-60
- 5.3 水玻璃浮选试验研究60-63
- 5.4 分散剂浮选作用机理分析63-64
- 5.5 小结64-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6.1 结论67-68
- 6.2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5
- 致谢75-7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俊,卢寿慈;在水介质中分散剂对微细颗粒分散作用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郭德;离心力场中浮选的先进性和缺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王东辉;韩永华;;煤泥浮选降灰抑制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4年33期
4 野田道宏;张实元;富奇;;凝聚剂作用原理及应用[J];广西化工;1985年01期
5 王侠;刘俊果;;絮凝浮选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11年01期
6 石春辉;;浅析浮选选煤技术发展趋势[J];洁净煤技术;2007年02期
7 侯彤;陶秀祥;吕则鹏;马强;周生芳;胡衍磊;;高灰难选细粒煤泥降灰技术进展[J];洁净煤技术;2008年05期
8 蔡璋;选择性絮凝在煤炭分选中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1998年01期
9 张文军,欧泽深;大直径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研究及应用[J];金属矿山;2000年09期
10 陶有俊,陶东平,刘炯天,赵跃民,张业兵;Falcon离心分选机对细粒煤的脱硫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高泥化低选择性煤泥浮选调整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6362.html